岩岩居庸关,左挟飞仙居。苍茫四山合,石径穿盘纡。
人家稍相接,林木何森敷。觚棱生晓烟,玄风凌紫虚。
念彼羽流集,岂与世俗俱。溪流转云碾,馀润分园蔬。
钟磬荅空谷,斋供荐芳腴。穹碑纪宗传,道一教乃殊。
素餐贵崇本,卒岁事耕锄。渔父在何许?空有桃花株。
坐惭秉文干,尸禄常旷迂。日暮陟层巅,丹霞成长裾。
遥睇空中云,超然能卷舒。
世岂无推挽,人谁有典刑。稍怀南国彦,恒愧北山灵。
万里麻衣敝,千年竹简青。羲文先索象,鲁颂或歌駉。
杞梓儒林挺,鱼龙侠窟鯹。尘埃完结绿,纷黛饰娉婷。
脱略苏张阱,渐摩管乐硎。道途馀雪屩,岩穴但云扃。
本拟陈三策,吁嗟守一经。迹卑沦燕雀,踪远及猱㹶。
种菊行荒楥,看松俯绝陉。仙棋閒度日,旅剑懒占星。
故里青桐巷,双溪白鹭汀。交游多握手,岁月此忘形。
志气需来哲,才华压妙龄。秦坑收末烬,汉粕浸奇馨。
正器陈笾豆,专门识鼎铏。奔腾鞭用骏,袒裼割分腥。
卓立撑乔岳,孤流混浊泾。鹊飞持或布,鲸吼扣非莛。
别袂逢秋怯,邻灯入夜荧。沉沉犹在野,宪宪欲扬廷。
舜殿瞻仪凤,尧阶数历蓂。螭坳文锦褥,兽闼紫金钉。
列徼环霄汉,游车发震霆。紬书官命史,吹律乐求伶。
迅奋君须竞,栖迟我未宁。檐风歌警枕,井雨泣羸瓶。
古陌垂杨柳,空山老茯苓。只今驰尺楮,何所问南溟。
两峰阊门西,突兀俯众丘。昔年歌舞地,潺湲水空流。
岿然白云祠,祀事久益修。尚书献纳后,聊复吴中游。
东阳二佳士,并驱驷玉虬。相从泉石间,共赏花竹幽。
振步极玄览,万象输吟眸。笑语落空谷,转觉吾生浮。
登高固能赋,一洗千古愁。日暮微风发,山气凉如秋。
老禅亦好事,款曲邀人留。清泉出岩窦,浊醪过墙头。
吾曹亦何幸,去去同仙舟。
羲轮流驶入初伏。滂沛陡倾珠万斛。凉生小院净纤埃,黛抹远峰拭新沐。
挥箑相将出门去,踏遍高原与幽谷。小桥流水涨初平,深林啼鴂呼相逐。
亭亭隔陇几株松,袅袅绕篱数竿竹。款扉剥啄惊小尨,跣足科头客不速。
主人笑道兼味无,脱粟盘飧唯苜蓿。薰风徐引碧筒杯,香气早传红玉曲。
不将诗律缚老饕,细数酒筹难更仆。笑把闲题信手拈,分来险韵频眉蹙。
相与冥搜刺史肠,畴能不负将军腹。击钵催成绮席开,温铛煎沸清醅熟。
欢呼进酒大斗倾,头上片云疑欲覆。归去归去约重来,屋小于舟难托宿。
与君同避世,老眼阅桑田。洒泪登台日,编书闭阁年。
花询兰里发,月忆鉴湖圆。可得还江上,来寻咏史船。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