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其二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骨节棱棱冰玉清,羽毛翩翩霜雪明。不随神仙去紫府,与我共结林壑盟。
宁甘饥渴守我分,饮啄肯与群鸡争。竹间花外每独步,风前月底时一鸣。
有时向我展翼舞,似欲和我吟诗声。君不见弋媒徇食良可耻,卫国乘轩何足荣。
愿言与尔共卒岁,不必云霄驰远情。
发鞍憩林木,杖策陟陉岘。岩连岭参错,洲曲岸回转。
白日丽兰薄,原绿静如洗。啸台既清峻,行窝更幽缅。
慨念昔时人,瞻望泪巳泫。薜荔夕摇曳,萝径复谁践。
碑板半磨灭,石门积苔藓。代异道岂隔,事迈迹空显。
独采石间秀,眷此何由展。逝鹄无卑音,潜虬厌污浅。
旷哉古今意,难与世人辩。
万事莫如游约急,晓露沾袍草香湿。三分池馆七山林,下马径须花里人,花梢高挂青油笠。
屯车阖闾城,北风吹我缨。残雪辉远山,牛羊缩郊坰。
四望靖氛祲,何以烽火明。荆豫复梗化,巴渝未休兵。
东方乱新定,讵可言太平。淮蔡连齐梁,繁华转凋零。
新鬼夜群啸,贪攘日相乘。阛阓少人烟,狐兔行其庭。
向来膏腴地,眼见白草生。白草何田田,不足饱蝗螟。
县吏尚夏楚,馀民死诛征。我生夫何为,罹此百忧并。
拔剑出故里,捧心向明廷。八月过沛水,长路愁榛荆。
宵雨恻野哭,晨风起鸡声。空日积悲愤,岂不怀志诚。
承乏下三吴,伏枕惟独醒。遭逢想马周,■然惭匡衡。
客从北方来,因之问神京。狸鼪宣慢慆,凤麟多自屏。
荃蕙委厥美,艾榝朝盈盈。语罢各掩涕,使我心逾怦。
捐佩遗故人,答我非众馨。媒拙终受诒,好修谁共成。
吴侬亦有谣,辛酸不忍听。东门有瓜场,予亦将归耕。
迟迟俗士驾,望望灵修情。
罗生惯骑惯著跌,犹然自诿马蹄齧。仰面贪看罗浮云,不觉马蹶濡裳舄。
试问蹶时可动心,打破这敬无处寻。凝然定力楚州桥,一泉何讵非天人。
宣皇避暑通明殿,碧槛丹幮开四面。照夜谁呈越国珠,招凉思换齐家扇。
南内宫中御制奇,良工雕刻采章施。薄缫蛱蝶千丝茧,柄削珊瑚二尺枝。
丁歌甲舞看不足,匣启玻璃环佩玉。纱晕轻摇烛焰红,罗纹细叠帘波绿。
五月皇都富贵城,榴花十里晓霞明。昭容带醉交钗影,侍女承欢动钏声。
离宫宴罢樱桃熟,一卷《豳风》挥汗说。九华殿角南薰来,在抱冰壶两清绝。
禁苑颁传赐近臣,阁门携谢拜恩新。雉尾移来云五色,蛾眉捧出日双轮。
水晶帘卷烟如绣,玳瑁筵开花献寿。入手争夸书画名,回头翻笑蒲葵陋。
幽赏由来惬圣衷,清凉世界画屏中。银床冰簟芙蓉梦,雾鬓烟鬟茉莉风。
玲珑绝代翻新式,转眼繁华增太息。一自秋风怨洛城,残纨断竹无人识。
桐叶纷飞夕殿凉,菱花瘦损美人妆。彩线空教金凤系,丹符徒把玉麟张。
旧宫零落新宫废,遗物摩挲悲割爱。宝匣萧条蠹粉残,华箱寂寞鱼鳞碎。
苦忆君恩祇自哀,雕红镂翠总成灰。祇今惟有南楼月,犹似当年扇影开。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