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西山

紫荆相依倚,绿绦自蒙密。
秋兰涧中花,山果路边实。
沿岗引霜藤,临流坐寒石。
日暮阴崖开,云收远山出。
疏篱尚存菊,荒庭旧垂橘。
丝桐想虚堂,简策居静室。
俯仰今几时,漫然已陈迹。
摩挲苍苔痕,屐齿不可识。
蔡沈(1167—1230)一名蔡沉,南宋学者。字仲默,号九峰,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蔡元定次子。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游,后隠居九峰山下,注《尚书》,撰《书集传》,其书融汇众说,注释明晰,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
  猜你喜欢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少皞司肃杀,于渠独留情。
一枝黄金花,照眼增双明。
香清露溥溥,秀色云英英。
会当饮潭水,使我病骨轻。
木末芙蓉语,当时不谓真。
今来木末见,愁杀拟骚人。

浅注胭脂剪绛绡,独将妖艳冠花曹。春心自得东君意,远胜玄都观里桃。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衲衣吹敝绿杨风,贪拾春江石子红。乞得黄家石浪字,可能将去扁虚空。

早谢浮名绊,生涯常宴如。春来江上棹,老去枕中书。

东郭闲居惯,南荣□虑疏。看君足道貌,自与俗人殊。

我闻山阴道,于接靡馀隙。古之会心人,咸于此躅踯。

每思造物怀,平分流峙脉。其中于有异,时情安可获。

东游觅山隐,南寻见李白。禹穴藏书处,实补东南坼。

萧条数百年,此意谁相索。诗人王季重,山水群徵辟。

水山多幽韵,诗人少俗格。碧柳垂陶门,青峰归谢宅。

陶谢不复还,水山动其魄。骚歌有馀地,风雅无偏窄。

诗人欲继之,自许耽佳僻。身携元化符,手把古刀尺。

中开金简文,上窥垂露迹。何必嵩高竹,备徵科斗策。

岂俟蜀中桐,一扣临平石。精灵既默聚,要妙归捃摭。

颇疑会稽来,此称再玄辟。虚谷罕剩藏,幽泉避刻画。

诗人忽回首,风尘仰飞舄。朝辞幽桂枝,暮整金台轭。

尽收萝薜颜,大启烟霞癖。非关情性殊,毋乃盛名迫。

居诸不让人,晚暮徒相逆。一刺虽灭磨,孤襟犹夙昔。

是时清梦馀,水山诏远客。未必喧如静,方思损胜益。

春云入画图,秋霜留几席。归来慎勿迟,岩阿转清碧。

春月令宵满,孤城海角悬。扬辉粉堞外,流影竹窗前。

易得还家梦,难忘涉世缘。北鸿归欲尽,尺素若为传。

江南枫落雁初还,塞北霜飞久折绵。敢望旌旗临细柳,早闻烽火达甘泉。

关门自失居庸险,斧钺宜专制阃权。于石当年曾破虏,只今勋业许谁先。

高秋风起玉关西,踣铁归朝十万蹄。貌得当时第一匹,昭陵风雨夜闻嘶。

鱼藻门前晓角残,月斜幹鹊露华溥。
金舆欲动宣宫使,银锁初开拥侍官。
辽左羽书东海沸,秦京烽火陇云寒。
汉庭何日无封事,不许书生策治安。

不见涧底松,树子元楚楚。长大今几年,植立无风雨。

一朝建明堂,未免斤斧苦。斤斧不为伤,抡材固其所。

涉江已阅裴公洞,复访焦先到此山。险绝远同巴蜀峡,岿然对峙海门关。

神蛟戏浪时潜跃,野鸟巢林自往还。建业青山广陵树,开轩尽在酒壶间。

积水太古色,临深思无邪。连峰俯澹瀩,暗浪鸣谽谺。

苍茫蛟龙穴,窕窈鱼龙家。何年万石灵,走此千丈洼。

传闻苍山北,有寺凌飞霞。惊波驾蒲牢,白昼谁能遮。

至今所历地,断石如破瓜。年深事既往,至宝难披沙。

平生好古意,此语信非誇。乃知跃冶物,岂就世俗挝。

想像追蠡姿,徘徊大江涯。翻然忆泗鼎,长啸惊林鸦。

宝章金钥直承明,袖捧祥云曙色清。亲侍鸾舆中道发,旁趋冠剑两街行。

洞房夜景摇珠箔,别殿香风度玉筝。万物尽沾忠厚泽,苑花深处听流莺。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奔走怜吾弟,归来感慨多。风尘遭白眼,冰雪渡黄河。

几作无家客,空为击楫歌。嗟余亦寥落,相对奈愁何?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丈夫七十何为。算三十功名已是迟。要经天纬地,拓开实用,嘲风弄月,省可虚词。我亦平生,卮言徒费,犹酌檐花向九疑。团*好,待老吾泉石,留汝钟彝。贫,性亦疏散,房中惟有一败箧,以绳约之,箧中无所有,又以纸外护之甚严,暇日时复展玩。明年戊申,不幸先公弃捐,自是见辄呜咽,殆不忍观。皇庆壬子,玄免先公丧,又二年矣。先公在时,所定谢氏,岁久不克成婚。继妣长沙郡君,谋为玄毕婚姻,而玄方游湘中。继妣老妮启玄箧,取故衣浣濯补纫,以俟新婚。老妮目不知书,箧中文字,亦为所持去,此词亦在焉。玄归而求之,竟失其所,遍索十数日,无得,深自刻责,以为不能宝藏先人之训,遂为此生抱恨之大端。每至劬劳之日,则泣而识之,如是二十五年,屡尝之先公,冀阴相之,庶几复见此词,以无负付嘱之意。延佑乙卯以来,玄侥幸科第,历官中外,至元元年乙亥,叨恩翰林直学士国子祭酒,先公赠翰林直学士亚中大夫轻车都尉,追封渤海郡侯。寻蒙奎章近臣奏请,有旨申词臣,制碑以赐。玄感激之余,付书还家,嘱舍弟信翁,先白於弥。告祭之日,诸昆弟子侄咸集中堂,侄进老前曰,昨日偶治故书,得先祖手泽一纸,食殆半,乃寿八翁沁园春也。兄弟相视,大惊曰,此汝叔平时偏求而不得者,汝何得此。众取视之,果然,即付书报玄京师。二年丙子夏,谒告南归立碑。甫抵舍,侄即以词见遗。玄奉词涕泣,如隋珠和壁,去而复还,自计生平可喜之事,未有过此,呜呼异哉。词所谓宅相伊何,泛红老子者,谓外大父临贺府判理齐李公也。倚门人去,和胆为谁者,是岁免先夫人丧也。嘲风弄月,省可虚词者,玄少作颇患多,故先公以实学之也。犹酌檐花向九疑者,先公分教春陵时将之官也。虽然,玄之至喜者,以此词之失而骤得,则先公若有阴相之也,他日或可伯鲁授简之责也。其至惧者,则以先公期待之意如彼,而玄之疏文学所成就若此,其何以伯符不克负荷之讥乎。装既完,踪迹所至,必携以自随。三年丁丑,以侍讲学士召入京,戊寅春,以二品恩例申请,夏五月,进赠中奉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冀郡公。先妣追封冀郡夫人。六月甲申祭礼毕,因出此卷,再写善本,并致感云。男玄泣血书于贤良坊寓舍。圭齐文集卷十四

书剑飘遥楚水滨,危楼聊且驻征轮。续凫有客惭崔颢,跨鹤凭谁似昔人。

朗月芙蓉千里玉,东风杨柳万家春。胜游莫问前朝事,一慨兴怀泪满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