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一赋阿房

一赋阿房,水之江汉星之斗。□□□授。不待形容口。□□□□,□□□□秀。宜称首。肯教韩柳。独擅文章手。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猜你喜欢
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
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
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
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
檐间鸟声落,客子念当行。
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逼脸横颐咽复匀,也曾谗毁也伤神。
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春中酣酣破宿霾,春心衮衮泻长淮。
无情草树相看久,得意亲朋一笑乖。
世俗冰霜谁暖眼,古人金石已枯骸。
愁来独对青山坐,唯有东风入旧怀。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卮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斜月半胧明,冻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骚雅于今伯仲知,坐谈深夜缓清卮。雪凝苔砌光逾净,水冻莲壶漏转迟。

聚散老怀聊共醉,浮沉世事总难期。眼前皓魄翻多感,一诵卢仝月蚀诗。

径草芊芊溪水长,幽居僻在水中央。恰对孤云悲故国,忽传千骑拥东方。

开筵宛值孤萝月,携手同怀鸳鹭行。取醉夜深还秉烛,笑看颜鬓各苍苍。

诗债迟迟不见还,只缘草赋动天颜。
一挥可但难加点,三得何消更索斑。
余力自知过我辈,新篇不合是君悭。
风流来往无多日,肯与吾曹作两班。
但愿人人,识破浮生。速抽身、猛弃尘情。休妻别子,绝利忘名。便洒然惺,豁然悟,顿然明。虎啸龙吟,气爽神清。做真修、汞炼铅烹。心平行满,丹结功成。得跨云霓,朝玉帝,住蓬瀛。

小院夜沈沈,幽人弄素琴。诗因多病减,愁到暮天深。

离恨谁家笛,捣衣何处砧。怕他双鬓影,一夜被霜侵。

百万军储此地供,云中接壤重提封。时平斥堠开千里,天险关门矗几重。

河水漫流横浅渡,山冈叠起隐遥峰。行人指点前朝事,惟剩寒鸦落照浓。

眉黛山分,靥朱星合,郁郁夜堂初见。芙蓉寄隐,豆蔻传香,便许翠鬟偷剪。

迎夜易羞,欲晨先怯,风流楚楚未惯。正流苏帐掩,绿玉屏深,红香自暖。

谁信道、媚月难留,惊云易散,从此三桥路远。巢燕春归,剪花词在,难寄红题一片。

料想伊家,如今羞傍琴窗,慵题花院。但碧桃影下,应对流红自叹。

新制貂裘称体轻,试装宝剑已雄鸣。
黄河至后无舟渡,独跨骅骝冰上行。
寒日白云里,法侣自提携。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自武陵迷。仿佛心疑处,高峰是会稽。
只因生在胡元世,岂将褴褛换罗衣。
壮图落落褴中止,高蹈悠悠且遁肥。
松竹森然真有味,衣冠整伤不须题。
优游但效商山客,云谷丛生薤露稀。
又老杨花,浮萍点点,一溪春色。闲寻旧迹。认溪头、浣纱碛。柔条折尽成轻别,向空外、瑶簪一掷。算无情更苦,莺巢暗叶,啼破幽寂。
凝立。阑干侧。记露饮东园,联镳西陌。容锁鬓减,相逢应自难识。东风吹得愁似海,谩点染,空阶自碧。独归晚,解说心中事,月下短笛。
阙下相看未忍分,过门谁料不逢君。
竟参华省江南去,定有新声天上闻。
夜静每劳瞻紫气,春深几欲和《停云》。
豫章台下南归路,何日论心到夕曛?
汝去吾庐冷,空庭绿藓生。
春泥活蕙草,朝雨听鸧鹒。
老树新花洁,疏弦古调清。
无书报时事,独酌破愁城。
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