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郑常侍

山亦怀恩地,高禽尽下飞。吏穿霞片望,僧扫月棱归。
省拜墀烟近,林居玉漏微。曾令驻锡话,聊用慰攀依。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
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
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
凊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
跳鳞避举网,倦鸟寄行楂。路尘高出树,山火远连霞。
夕曛转赤岸,浮霭起苍葭。轧轧渡水桨,连连赴林鸦。
叫阍道非远,赐环期自赊。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雪晴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

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琼瑰千字已盈怀。

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五云两两望三台。

已觉精神聚会。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
祇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玉堂昼暖熏风香,双双燕尾摇仓琅。背飞并映银花榜,托宿交栖玳瑁梁。

感君恩重巢君幕,顾影呢喃前复却。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啁哳辞归未忍归,差池掠羽试双飞。风回铃索声犹在,日过花砖候已非。

珠帘十二秋风促,芦雪菰烟何处宿?明年社日早归来,?口衔泥补君屋。

秋池行乐去,池树色已暝。雾下夕衣凉,月上风帘静。

饥禽堕疏竹,鸣蛩出深井。夜久人事息,萧然诸念屏。

大路久榛芜,末流异溪径。淳庞日已隳,遂令此心病。

众伪挥我真,百邪乱吾正。谁知灵台中,澹然大虚静。

驯扰无外驰,澄明见初性。嘉尔有道人,于时复存省。

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

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秋云翠可鉴,明河景如发。川上夜寥寥,徘徊望新月。

流光睇转近,馀辉揽还没。念彼同怀人,关山日超忽。

十年一住广寒宫,云恋歌声惯绕空。长爱惜花花下唱,袖和金缕怕春风。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未曾相见已相知,楚粤江山棣萼诗。
每恨乾坤催我老,却于湖海识君迟。
机云才藻今无几,管鲍襟期说向谁。
靡靡乱山嘶瘦马,碧云日暮正相思。
剃发得时名,僧应别应星。偶题皆有诏,闲论便成经。
扫叶寒烧鼎,融冰晓注瓶。长因内斋出,多客叩禅扃。

葡萄产西域,汉使斸根回。自到中原后,先从上苑栽。

昨日穿云林,今朝过雪山。咫尺风土异,苍茫宇宙宽。

火龙不到处,夏日亦生寒。冻泉依石泻,清冰作镜看。

松杉畏生岭,避风藏山湾。遂令重叠嶂,头秃空巑岏。

饥马恨草短,仆夫苦衣单。悲歌猛虎行,惆怅行路难。

依山仍负郭。有松桂扶疏,烟霞渺漠。一年自成落。奈孤踪远紧,蝇头蜗角。休嗤句弱。赋郊居、何攘沈约。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
远映江山奇胜,下瞰重湖,上飞高阁。风帘絮幕。筑新槛,种花药。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免得奔驰味恶。待开池、胜起林亭,共同宴乐。
绛气浮芝宇,芳风袭芰衣。
仙游传凤吹,龙卧净云霏。
片叶浮霜小,丸鸿贴汉微。
此时瞻眺远,直欲揽支机。
万壑褒中路,何层不架虚。湿云和栈起,燋枿带畲馀。
岩狖牵垂果,湍禽接迸鱼。每逢维艇处,坞里有人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