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己

郡清官舍冷,枕席溅山泉。药气来人外,灯光到鹤边。
梦秦书印斗,思越画渔船。掷笏南归去,波涛路几千。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璿霄转斗车,春意逼梅花。熟寐侵街鼓,闲情到酒家。

晴阳浮地末,寒色敛天涯。归雁空馀迹,朝来印浦沙。

楼锁葳蕤,桥通宛转,昔日亭台。记坠钗声里,频呼小玉,钩帘影畔,替摘青梅。

感绝多情双燕语,道三岁、看花人未回。心期在,且休教结子,辜负重来。

无端绿阴遍也,那复向、旧处徘徊。只凄凉禅榻,茶烟空飏,模糊镜槛,蜡泪成堆。

一种幽寻春草句,怕清梦、池塘有劫灰。长陪着,旧雕栏玉砌,零落宫槐。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间关杖策夕阳红,录录平原十九中。春茧吐丝偏自缚,冻蝇钻纸总难通。

筹边无术追王朴,从事多材尽马忠。旧雨开樽重聚首,未妨磨蝎命终穷。

雉子班,何牡不顾女,来语啄班班。吾不如绞颈谷中。

班班何,班班何。

上弦新月蔼清晖,恬澹无营世所希。绿竹黄花秋正好,一觞遥唱鹤南飞。

溪云真愧此衫长,老去山中百事荒。贫叟略无他敬客,山中惟有一焚香。

诗人本自方干后,贤者还生仲晦乡。明日碧梧陪坐处,便将留凤扁茅堂。

殷勤访我到山中,一笑依然尚讳穷。
气老绝非年少锐,诗新殊胜旧时工。
剧谈不惜麈尾落,归路难淹马首东。
若遇故人相借问,为言衰朽学农功。

节物催人分外愁,干戈眼底未能休。丹枫落处吴江冷,黄菊开时灞岸秋。

可是凉风添寂寞,更堪缺月照绸缪。悠悠今古何须问,泪洒牛山亦过忧。

四海几青眼,五车今白头。信天投矮屋,觅地起岑楼。

山迥风烟合,江平潦雾收。谁欤人物计,留取备枚邹。

应笑黄花厄闰时,后三仍复负芳期。老无刘几簪花分,閒有陶潜止酒诗。

谷雨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韩湘自倩奴星去,袖得瑶台第一枝。

北风吹沙官道长,两傍杨柳间榆桑。何时走马重来此,要看清阴六月凉。

顺承关外酒阑时,驻马相看各自悲。多谢青山三百里,送人直过易河西。

学校尊崇盛典扬,诏迁玉德殿西廊。大官供帐调珍膳,内相传宣饮御觞。

授业惭无师道立,明伦喜见国家昌。皇风即日还三代,杞梓楩楠尽栋梁。

朔风飒飒舞苔衣,扪葛攀萝上翠微。千载人真疑鲁壁,半山我自叩秦扉。

屏开青幛江头立,溪拥寒云足下飞。叹息凿楹空饱蠹,秘书偏欲觅灵威。

年年啼遍欲残春,午夜枝头血满唇。不尽羁魂悲蜀道,何来处士感天津。

声中似怨无家别,地下应怜再拜人。纵使欲归归便得,故宫何处更容身?

寒切雕窗透锦茵,残更望断履綦尘。
空闺不恨飞霜夜,总使春来益黯神。

岿然特立梵王宫,梯级惟容鸟道通。翠壁云绡惟劫火,铁檐铃雨落秋风。

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何日扪萝寻胜迹,不愁千里目难穷。

莽莽荒城下,悠悠古道傍。
秋风吹草木,落日下牛羊。
感慨悲新事,登临叹异方。
长吟意无极,回首一沾裳。
烂熳海红花,花中信殊异。
万朵压栏干,一堆红锦被。
颜色烧人眼,馨香扑人鼻。
宜哉富豪家,长近歌钟地。
对花花不语,忆君君不至。
尽日惜穠芳,情怀有如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