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窗前鸟数声,画角起春城。未转头皆梦,一开眼自明。
露桃墙角见,风柳砌中迎。人日人皆有,韶华那可争。
爰居骇钟鼓,山鹿思丰草。人生盖有道,称心故言好。
三季事纵横,薄俗任机巧。上势列牢衡,下董乡三老。
放废诗书文,倾身营一饱。高者尚清谭,误国亦非小。
世事若虮虱,爬梳不可了。多谢诸老翁,推襟送怀抱。
浩气人今贤大洲,请缨盍系单于头。天教远去深藏器,前席他年赞大猷。
山如车盖气如云,下界风来上界闻。玉宇几重思帝子,洞天第一纪茅君。
龙潜太乙钟声动,象列元辰剑佩纷。嵩华岱宗遥鼎峙,诸峰培塿孰为群。
秋宇澹无云,荧荧河汉长。街头人语寂,明月照长床。
客子夜不寐,揽衣起徬徨。中庭凉露积,绕砌鸣寒螀。
因之百感集,中宵涕沾裳。江南八月交,稻熟已堪尝。
况复秋风起,还忆鲈鱼乡。朋友讶不归,寄长书数行。
为言东邻叟,相约候耕桑。岂不念离居,时哉未忍忘。
誓将拂衣去,回首市尘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