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箧中有一剑,不及三尺长。十年伴我走湖海,夜来能作秋虹光。
秋虹饮水剑饮血,恩雠未明事难说。且携矰缴入凌土山,手猎飞雁供晨餐。
千顷平湖绕郡城,画船小桨荡春声。红酣花港风荷密,玉照梅冈雪树明。
烟月长留花舞地,山川不改古今情。君行须到峰南北,为觅苍苔石上名。
囊底虽存大药资,民忧钞法阻艰时。伯休不二今安在,市价从他或倍蓰。
河水清,嗟无鱼,文禽枵腹绝所茹。若近若远皆枳棘,一望漫漫乏人居。
困守河干艰一饱,焉同劲翮腾天衢。恨禽不及懿公鹤,稻粱充足乘行车。
河水清,清且浅,托迹咫尺翼莫展。鴳斥莫笑文禽蹇,羽毛熠熠镂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