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举待制以京口海上口号见寄瑛以吴下时事答之五首 其一

白昼惊风海上号,水军三万尽乘涛。书生不解参军事,也向船头著战袍。

(1310—1369)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猜你喜欢
忝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后。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
逮此乘务闲,因而访幽叟。入来殊景物,行复洗纷垢。
林静秋色多,潭深月光厚。盛香莲近拆,新味瓜初剖。
滞拙怀隐沦,书之寄良友。

洚水初平时,草木充九州。禽兽孳育繁,与人为敌雠。

于时圣人作,日夜为民忧。思有以胜之,食肉而服裘。

然后人奠居,禾黍岁有秋。岂知千载后,戕杀无时休。

一食刀几赤,百味供膳羞。豪侈方相誇,哀哉非始谋。

前三年,元微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凡五秩,每秩
十卷,迄长庆二年冬,号白氏长庆集。尔来复有格诗、
律诗、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
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是时大和二年秋,
予春秋五十又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
亦已多矣。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余习未尽,时时
一咏,亦不自知也。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
云尔。
帝里迎春春最近,年少寻春春有分。
可怜无分看春人,忽听春来闲借问。
始知帘户即惊春,夹道妆楼相映新。
楼前子弟多春目,楼上春人最着人。

孺子间居与世忘,萧萧深院映虚堂。露漙玉干桐孙长,霜饱金丸橘子香。

白版拄颐玉灏爽,素丝横膝答清商。知君不是趋炎客,长啸一声天地凉。

十年真窃禄,五亩始为园。平楚遥当户,江流曲抱村。

旧盟存水石,避俗厌卑喧。万事无营虑,端居独寤言。

重阳节后北风多,景物萧条可奈何。叶带寒声风外落,雁随霜信月中过。

愁来万事纷如结,老去孤忠耿不磨。偷得浮生片时暇,凭阑搔首且吟哦。

夜阑天际堕金盆,膝上焦桐调转新。
易水悲风轻按指,鸾胶难续断肠人。

腰带黄金映紫袍,巍峨庙貌倚空高。九重霄汉垂灵庇,万丈银山息浪涛。

赫赫声名收汗简,绵绵血食洁牲毛。祠前拜颂琼台祝,纷若祈庥不浑劳。

此船载得许多愁,使我樽前感旧游。惆怅扬州十年梦,满江风雨泊瓜洲。

新浴坐溪馆,微凉在虚襟。风条振宿雨,石泉和鸣琴。

因兹尘外境,怡我关世心。何事城郭居,烦思苦沈沈。

幸存万死一吟身,燕赏良时岂厌频。开到栋花风乍暖,啼残桑扈雨辞春。

清樽偏解欹愁客,短发空惭对故人。经此乱离今得见,论情便觉转相亲。

何处龙山事不偏。晋王祠下水浮天。参空铁树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歌浩荡,酒如川。暂陪珠履对风烟。自怜白发无能事,只有丹心在日
群公佳会属芳辰,自笑游人是远人。
花下共拚今日醉,江南又负一年春。
云山满眼伤前事,风雨何时洗战尘。
回首断沟横古道,不胜悲愤欲沾巾。

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

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定而后止。善到止时心地喜。
鱼跃鸢风。此理照然上下通。
好如好酒。欲似人常心欲寿。
若到兹何。治国治家用处多。
偶泊巴东古县前,宦情乡思两绵绵。
不堪蜡炬烧残泪,雨打船窗半夜天。

念汝词林彦,时清兴不疏。讲筵回大道,直馆校残书。

台候神仙上,鸾仪梦寐馀。岷江东入海,何处觅双鱼。

百折湟川自上头,风生幽壑漱清流。孤城断岸尘应少,六月登台暑亦收。

频听渔歌时欸乃,相看鸥鸟日沉浮。于今怀古多惆怅,抗疏功名付钓钩。

慧炬慈航在世间,除昏济险未尝闲。
手擎一穗青丝柳,身倚千层碧玉山。
声满诸天常讽诵,功圆十地绝跻攀。
终求郢妙雕金相,时献香花礼粹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