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舞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译文与注释

注释
渌水:古曲名。
回鸾:古代舞曲名。 南朝·梁·沉约《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回鸾》献爵,摐金委奠。” 北周·庾信《春赋》:“《阳春》《绿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
应节:应合节拍。《列子·汤问》:“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晋·干宝 《搜神记》卷一:“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应节如人。”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猜你喜欢
君家少室西。
为复少室东。
别来几日今春风。
新买双溪定何似。
余生欲寄白云中。
中秋才过,
又是重阳到。
露乍冷,
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
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
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
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
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
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
狂心未歇情难老。
鹊相庞儿谁有。兀底便、笔描不就。小邈如何敢出手。细端相,甚精神、甚洗漱。到老长厮守。不吃饭、也须唧?。你待包弹怎开口。暖底雪,活底花,嫩底柳。
林樾真无暑,追随竟夜留。
荷花为麈尾,酒案代游舟。
霞布依城寺,烟萦映水楼。
主人多胜韵,才子汉通侯。

中兴功,不可刊。李郭为其易,张许为其难。

女媭遗事弟亲知,书罢双悬泪若丝。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

班门有女成三士,窦树如君占一枝。好志不应无外史,岂将文字斗雄雌。

地钟灵,天应瑞。簇簇香苞、团作真珠蕊。玉宇瑶台分十二。要伴姮娥,月里双双睡。月如花,花似月。花月生香,添此真奇异。不许扬州夸间气。昨夜春风,唤醒琼琼醉。

夜闻蕉叶声,秋至得凉雨。推窗云气暝,枕簟净无暑。

竹间萤火度,草际莎鸡语。焦原当复荣,慰我三农苦。

定水招提鸣鹤东,鉴湖归去泛孤篷。钵衣不湿荷花露,玉麈遥生桂子风。

山静祇看云自动,江澄莫讶水如空。沃州有约寻支遁,还许清谈共野翁。

日月何忙忙,出没住不得。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
人生石火光,通时少于塞。四季倏往来,寒暑变为贼。
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

旧桥流遍百花香,霸业消沉惜艳妆。登眺岂怜秦地尽,游人多感汉台荒。

三城雾起归渔舫,夹岸风清送夕阳。惆怅兴亡今古事,暮钟微日照横塘。

勤役大无悰,驾言从胜游。萧萧野色净,行行村径修。

逶迤转隈隩,初见岩峦幽。乔木耸霄汉,风籁凌清秋。

税鞅得精舍,云绕空中楼。檐楹列清障,下有百丈湫。

红尘不到处,俛仰销百忧。喟然问圆顶,有此能乐不。

又近菊花时。抱叶蝉嘶。秋声秋色两相宜。绘出区区齐女怨,来伴东篱。

音远最高枝。不借凉飔。清风彭泽可能追。若有人号呼欲出,无限秋思。

壁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

环堵蒙笼一老儒,亲宾相贺问何如。

可怜日暮蔫香落,岂料先生腐草馀。

今日能来花下饮,少年曾读古人书。立身事业文章在,得水蛟龙失水鱼。

安得草草屋,数间傍林渚。老梅粲前庭,修竹荫后圃。

置此易朽躯,消磨即次旅。藜藿大布衣,幽潜失寒暑。

日对忘机人,歌呼相我汝。不探虎穴腥,何必狙公芧。

老矣志不遂,尘嚣当古处。

倚天松骨冷,背日海云高。淮上人垂櫜,阁中客赠袍。

众山四面合,二水南北流。

佛祖权衡,人天眼目。
瞻之仰之,鼎分三足。
休言六耳不同谋,断弦须是弯胶续。
暮雨过寥廓,江天正青苍。
列树无残阴,积水有异光。
幽虫鸣欲遍,宿鸟惊忽翔。
永夜如至公,签我吟清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