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篙春水搦蓝罗。嫩烟拖。皱微波。点点丝丝、细雨又相和。
比我今朝双眼泪,流不尽,是谁多。
韶华锦片任閒过。蹙愁蛾。奈愁何。忆得年时、此夜正酣歌。
戏綵含饴灯似昼,难道是,在南柯。
谁许人龙万古真,草堂还作一番新。东坡老黯真何物,太白如来又后身。
自古山虽老有犬,后来秦亦岂无人。公墩我屋休相较,沧海看飞白日尘。
貔貅万灶绕城坳,礼重亲耕指近郊。丰稔早占穜稑种,泰和端叶地天爻。
弄田何足论钩盾,劳燕真看出大庖。诏许三农瞻日表,不须前纛拥蒲梢。
膝下承欢,闺中咏絮,廿年朝夕相依。忽骊歌早唱,雁序分飞。
喜心翻与离情并。送尔去、诗赋关雎。玉镜台前,好濡彩笔,学画蛾眉。
遥念博议成时。更闲情逸兴,斑管频挥。把竹西佳丽,尽入新词。
偕归官舍应非远,双亲爱、佳妇佳儿。深闺阿姊,顿添良友,分韵传卮。
五柳门庭八桂香,层林尽染晓来霜。蒲瓜尖上朝暾出,便送峰阴向草堂。
碧霞一抹早莺啼。昨宵侬睡迟。春寒帘底唤添衣。
鹦哥催侍儿。
红颊浅,翠鬟垂。钿奁初罢时。无聊行过竹边篱。折花三两枝。
云安古汤溪,□□□□滨。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溪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嚚。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溪上,未必无国珍。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穷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訚訚。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建牙吹角绕边城,高鸟应知避汉兵。欲使宝刀应渤海,不妨投笔效班生。
凯书捷奏龙颜动,画舫应来图笥清。粤国江山千载后,儿童犹识令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