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朱砂瓦片更相宜,煎取香魂宴坐时。生结清甜过熟结,兼金购得一枝枝。
楝塘老人塘上游,飒飒西风吹素秋。记得看花三四月,满塘红紫映波流。
风林秋色静,独坐上清月。眷兹千里共,眇焉望吴越。
窈窕阳明洞,律兀芙蓉阙。可望不可即,江涛滚山雪。
既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章江昨夜雨,送我过扬州。
庐陵山林龙溪雄,趋庭问礼惟此翁。逸士非如段太尉,阡表甚似欧阳公。
年来洞究无极妙,夜半忽感抟桑红。佳儿求铭勒页石,欲以潜德垂无穷。
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
华轩翼葆吹,飞盖响鸣珂。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千仞清溪险,三阳弱柳垂。叶细临湍合,根空带石危。
风翻夹浦絮,雨濯倚流枝。不分梅花落,还同横笛吹。
黄堂流化古风还,夙驾勤民陇亩间。已变呻吟作谣咏,山中那用觅还丹。
乾坤遗此怪,今古费多评。万籁自生听,双钟谁所名。
问山元不语,叩石竟何情。未识孤舟月,能穷半夜声。
夙闻东海士,磊落多英姿。尚友溯殷遗,矧兹生同时。
往晤洪与权,其人绵翘奇。款款语情愫,敦朴无浇漓。
今子矢来游,复此能相随。发声叩金石,谊古无近思。
所愿义无渝,相见谁云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