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父先生出行野四日不归极望成诗

先生与奴食同品,腐鱼酸菜腹中裹。与我读书同苦甘,朝吟夕咀三倍我。

前日惊呼走出城,田间蝗子大如蠃。宁关自古循良心,只为此官食者夥。

妻儿弟侄十口家,万口从君索饼䴹。万口不饱君无财,数十之家不举火。

君亦一口张,我亦一口哆。我食何尝似君艰,我亦一家待君妥。

玉阶仙露三千年,一树琼华长娿娜。中有綵鸾非帝骖,朱户沈沈下青琐。

君归休,但安坐,此邦亦不谓君惰,我与君亦暂不饿。

气化终留蠡贼心,圣人岂免昆虫祸。面颜昔枯还未腴,何苦风尘日摧挫。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猜你喜欢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桂华十里凌霜空,再开愈觉秋光浓。幽人赠我不知数,芬馥飘满禅房中。

蔌蔌风枝赠烟蕊,璀灿金英沾案几。不须扫去任飘零,从使清香在毫纸。

清边堂上老将军,南望天家雨湿巾。
为道两淮兵定出,相公同作歃盟人。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皇穹覆载本无私,圣主恩波讵有涯。炎荒喜沐尧年雨,黎人重拜汉官仪。

三五楼上女,徙倚当双扉。红妆妙一世,谁不揽容辉。

弦歌入青云,新声亮所稀。千载为一弹,含意有馀哀。

知音难再得,且复立徘徊。终日不成曲,零涕沾裳衣。

三叹令人老,游子何时归。

六符摇斗极,八座冠文章。
规宪存中府,动庸入太常。

小子今何事,重来读父书。凄凉存手泽,想象御篮舆。

榻上风仍古,窗前月复虚。先灵时陟降,夙夜或开除。

因建新堂慕昔贤,本期归老此安然。轻阴竹满窗间月,倒影莲开水下天。

自向酒中知有德,更于琴外晓无弦。霓裳百指非吾事,只学醺酣石上眠。

中庭夜气凉于水,坐看青天转玉盘。万里清光明海宇,十年杀气暗长安。

闺人只忆丹心苦,战鬼偏怜白骨寒。我欲排云叫阊阖,璚楼玉宇路漫漫。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世间有真乐,除是醉中境。可能得美酒,一醉不复醒。

陶生久已没,此意竟谁领。东坡与子由,当是出囊颖。

和陶三四诗,粲粲夜光炳。

青海诸番道,兼衣夏月过。冰天无汗马,雷峤有埋驼。

地险达般岭,天通穆鲁河。噶达苏屹老,超蹀快如何。

芳信基花事,东君思亦奇。横枝疏蓓蕾,半树老丰姿。

心共寒霜苦,香惟夜月知。最怜清梦觉,疏影竹窗时。

七曲溪边古寺基,石塘春水绿漪漪。
澄波不见招提影,只有山光似旧时。
往年分首出咸秦,木落花开秋又春。江客不曾知蜀路,
旅魂何处访情人。当时望月思文友,今日迎骢见近臣。
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涉历长亭复短亭,兼旬方抵贵州城。
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
家务每因官事废,诗篇多向客途成。
耕桑尽自无荣辱,却悔当年事短檠。
众卉竞春妍,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尔。
帝命河岳神,降灵翼轩辕。天王委管籥,开闭秦北门。
顶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马不及汗,天骄自亡魂。
清冢入内地,黄河穷本源。风云寝气象,鸟兽翔旗幡。
军人歌无胡,长剑倚昆仑。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愿请执御臣,为公动朱轓.
岂令群荒外,尚有辜帝恩。愿陈田舍歌,暂息四座喧。
条桑去附枝,薙草绝本根。可惜汉公主,哀哀嫁乌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