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山铺用实之韵

一溪清浅抱山根,山雾溪烟白昼昏。负郭可能无五斗,肩舆何事走空村。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

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

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

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亡厌也。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廧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悼世习之纬繣兮,争骛乎险阨。
蕴异乎而儃佪兮,已喧豗而吠怪。
孰视衣冠之故宇兮,腥羶菅蒯。
酣一盎之醯蚋兮,较得失乎晻暧。
公胡为乎高搴兮,提一剑以北指。
恐修名之不立兮,气轩轩而有伟。
扪虱以谈当世之务兮,江东莫比。
烬世雠於蔡焰兮,同雪国耻。
驱驰乎蚕丛鱼凫兮,上功万里。
中原咫尺兮,莫归寸疆。
素志剥落兮,怊惝恍而凄凉。
霾轮絷马兮,猛思故乡。
晚得一障兮,遥遥乎南荒。
时缤纷而易变兮,又何可以久留。
谪星堕境内兮,吾将奚求。
魂营营而上征兮,叩太仪之幽幽。
敛智囊而不售兮,遗恨千秋。
夙闻公名兮,意卓荦而不羁。
解后公之挥麈兮,心朗气夷。
尝吼公之所历兮,动中事机。
将款密乎山扉兮,杳璜佩而莫追。
悲风起兮江村,白日下兮大墅。
表独立兮雄碑,间一丘兮今古。
灯引飞蛾拂焰迷,露淋栖鹤压枝低。
冥心坐满蒲团稳,梦到天台过剡溪。

昔在杕膝下,拊顶称佳儿。珠凤已验文,棋虎亦彰奇。

所企自有立,名位岂足期。自从胜簪弁,颠隮逢百罹。

握志壮室馀,荐名仅乡司。逸足远市肆,永愧英贤规。

林树冥濛隐碧天,穿行忽睹数家烟。藤萝拂袖露常湿,石径横云马不前。

山远时添游客恨,潭深疑有毒龙眠。何年此地开幽境,断绝风尘学散仙。

春来行乐负芳草,不见良朋过远村。云气有时生石磴,风声终日在松轩。

羡君壮志超前烈,老我丹心忆至尊。倘肯携书作邻并,瓜山蓬户竹为门。

元是山人白接䍦,云逵赠女莫相疑。便从梦泽穿嵩少,更历襄城问具茨。

回首长安似奕年,枰丘坐隐白鸥边。仙人六博何须看,只住人间亦是仙。

扬善从来慕晋卿,沧浪浊处不濯缨。关东易学孰能与,冀北诗声莫与京。

今日穷途虽蹇剥,他时行道自亨贞。须知遁世元无闷,莫怨龙钟出帝城。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
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
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冰鉴悬秋,琼腮凝素。铅华夜捣长生兔。玉容自拟比姮娥。

妆成尤恐姮娥妒。

花影涵空,蟾光笼雾。芙蓉一朵溥秋露。年年只在广寒宫,今宵鸾影惊相遇。

清溪兵合战尘昏,此日台城厌楚氛。一代风波成逆节,万年忠荩说将军。

精魂夜雨归何处,古庙春苔掩夕曛。明到石头拜遗像,泽兰汀芷有馀芬。

琴樽几杖静柴门,抱瓮忘机老灌园。不遇曾闻七十说,出关空著五千言。

高云暮色霜前雁,独树孤烟原上村。零落楚兰愁未采,一江风雨泣秋魂。

孤峰秀出七岩东,突兀平川荡漾中。银海光浮金菡萏,冰壶冷浸玉芙蓉。

大抵花颜最怕秋,南家歌歇北家愁。
从来几许如君貌,不肯如君坠玉楼。
海阔何人,工剪水、飞花作雪。刚不北、秋高风劲,露凝霜洁。遍地直疑琼玉砌,对人恍在珠玑侧。比寻常、万翠与千红,浑然别。
梁园内,都休说。蓝关路,堆如积。把行人冻得,头颅如鳖。翡翠帘中杯潋滟,销金帐里姑情息。偶兴来、访戴起山阴,真相忆。

尝读大禹书,导河始积石。神功洵巨哉,两山如削壁。

疑是鬼斧凿,疑是巨灵擘。余来千载后,山势犹如昔。

烟岚郁不开,与天常咫尺。下瞰黄河流,风翻雪浪白。

涛声如怒雷,奔腾何迅疾。我欲溯其源,星宿杳难即。

我欲登昆崙,举头惟瞑色。君不见此地当年吐谷浑,汉魏以来常反侧。

而今四海颂升平,羌戎稽颡烽烟息。车书一统尽朝宗,此山此木互西域。

松山父老至今思,尝问将军归不归。
岩头草木成弋戟,雨后溪声听鼓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