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驿送江南数千里。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亲赠我,绿橘黄柑怎比。
双亲云水外,游子空怀,惆怅无人可归遗。报周郎、须念我,物少情多,春酒醉,独胜甜桃醋李。况灯火楼台近无宵,似不减年时,袖中香味。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伏牛真怪事,馀胜几人谙。日彩沉青壁,烟容静碧潭。
泛心何虑冷,漱齿讵忘甘。幸挈壶中物,期君正兴酣。

茅斋一曲傍寒湾,邂逅终年伴我閒。契阔易惊成岁月,追寻空复望江山。

暂留客枕听疏雨,遥想吾庐掩旧关。落莫归心谁与话,坐谈聊为起衰颜。

暮色分平野。傍苇岸、征帆卸。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渐别离气味难禁也。更物象、供潇洒。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竟夕起相思,谩嗟怨遥夜。又还将、两袖珠泪,沈吟向寂寥寒灯下。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

彼君子兮,菉竹青青,而中若虚。是何家第五,名齐骠骑,蜀中扬子,赋似相如。

畴昔贤兄,滇云远宦,常羡优游下泽车。今偕隐,成往来二老,西涧东畬。

我园景物萧疏。有雪槛烟廊水竹居。算磕头促膝,一群梅鹤,望衡对宇,几个樵渔。

与我周旋,小园日涉,近手花枝压架书。他家事,笑平泉绿野,久作寒墟。

绣罳六曲夕阳残。梦漫漫。泪潸潸。桃叶东风,吹绿满栏干。

莫怨春红迟二月,便开了,有谁看。

身闲无可奈,惟此度晨昏。与客正争局,闻谁休叩门。

灵光不自藏,今日诞忠良。挥麈云腾涌,峨冠鹤瘦长。

强明心似月,勤干鬓成霜。赤县冠琴宓,清朝揽辔滂。

权衡公调选,陵阜富糇粮。除恶虽云切,忧民只恐伤。

行看星使动,已觉省兰香。寿考何须祝,传家辟谷方。

记得当年泛小舟,相将随计冒残秋。故人笑语无缘合,今日烟波独此由。

老木战风春尚浅,断云笼日雨方收。自惟我辈襟期在,碌碌谁甘便白头。

渺渺阳台去,茫茫鹦鹉洲。
干戈迷大别,烟雨瞑南楼。
余生如涸鱼,斗水足可活。
父子自相濡,不望江湖阔。
使吾道当亨,时平己身达。
运往望岁莫,滋厌耳根聒。
与其强磬折,孰若谨囊括。
心怜童稚饥,此事亦已末。
露花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
近说根苗移上苑,休惭系本出南荒。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买臣昔采薪,颇似远名利。何事五十年,却复怀富贵。

古来樵牧间,多非隐沦地。寄言谢君子,无使心迹异。

今古浮生亦自怜,中原搔首望祁连。
长城北绕千秋塞,大夏西开万里天。
碣石宫前盐作海,玉门关外酒为泉。
秦皇汉武元英杰,莫道年年但戍边。

广南古奥区,魁奇所丛育。我友黄长睿,负才尤绝俗。

劬古得谟觞,讨今图畿服。十上不得志,神驹耻趢趗。

爰作汗漫游,西行指柳谷。在昔辽大石,曾收印都族。

元祖见角端,亦著《亲征录》。两朝逞兵棱,皆至海西曲。

沈何号方闻,迄未定员幅。烦君亟考实,归来共扬搉。

大典图书渊,渔猎资来学。岁久渐沦芜,往往山岩伏。

颇闻伦敦城,稿尚盈两屋。愿君勤搜访,寄我采遗目。

宣庙昔季年,海氛始渐张。烟禁既大弛,五口遂通商。

埔头日以辟,遍地班兰裳。迩来设海部,相率谈自彊。

既购克虏炮,复置毛瑟枪。峨峨钢铁甲,靡千亿佛郎。

利器不善用,适以赍盗粮。金钱日外溢,卮漏未渠央。

生民剥膏血,坐是羸且尪。小夫骛执利,狗态而憋肠。

器必尚服匿,食以罗湩浆。舌人语粗解,著论已汪洋。

邹衍书未读,便欲非三王。藉此弋声誉,取爵如烂羊。

可怜好家居,都被纤儿撞。望君作砥柱,努力事修攘。

管子权轻重,商务即滥觞。墨子著经说,起重理已详。

礼失求诸野,制夷师夷长。要令重九译,事我皇哉唐。

神仙富贵寻常事,独爱人间汗漫游。明月青天思太古,画栏碧海倚新秋。

八荒无复藩篱限,一世真悲生死流。他日梦中向空阔,笑横长笛弄扁舟。

直望氤氲紫雾遥,万重飞鞚马萧萧。
鸳班虎队皆戎服,两度迎銮德胜桥。

祖龙火中书作堆,阿房相继为尘灰。九旬老儒食汉粟,元自咸阳坑外回。

向来传道心自许,挟书律在无俦侣。太常掌故来何迟,舌固犹存难正语。

闺中弱息谙圣谟,口相授受曾何拘。删书门下谁复在,一女拟当三千徒。

掌故心神只方策,耳目何尝滞声色。楚国虽亡见倚相,孔堂未上闻金石。

谩道方言多异同,济南不与颖川通。子襄科斗人不识,考论文义终谁功。

天为斯文存一线,汉人及见先生面。吾今尚恨礼残乐不传,当时试问宁徒然。

绝粒十四朝,赋诗何舂容。孔孟不我弃,文谢今相逢。

大道真受授,一节难自封,钦哉契前哲,祀祭先卧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