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满借居

尽装家具已回京,便觉身如片叶轻。
近市借居人语杂,闭门独处自心清。
雨中蹑屣青苔滑,烛下梳头白发明。
余亦傍人檐底住,新来巢燕不须惊。
翁逢龙,字石龟,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通判平江府,知建昌府(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二)。事见《吴都文粹》续集卷八。今录十三首。
  猜你喜欢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鹑火告中时,皇州盛若兹。
九阳同化洽,万汇得春熙。
楼月将收晚,歌云度欲迟。
布和周海域,翾蠕遂收宜。
卧床如旧日,窥户易伤春。灵寿扶衰力,芭蕉对病身。
道心空寂寞,时物自芳新。旦夕谁相访,唯当摄上人。

谁借长鞭策懒龙,黄梅水涨舳舻通。还知君子忧雨切,常在桑麻稼穑中。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

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寄语旧猿鹤,不用苦相猜。

醉中适,一杯尽,复一杯。坐间有客,超诣言笑可忘怀。

况是清风明月,如会幽人高意,千里自飞来。共笑陶彭泽,空对菊花开。

使轺问俗画轮轻,五马张筵驻驿亭。
他日恩荣封诏紫,伫看蹇谔仗蒲青。
才能并赐龙文剑,勋业同分云母屏。
太史已书贤者聚,荀陈此地仰华星。

山禽漠漠堕霜翎,户外长搜老茯苓。蒲柳根中抽夏笋,桃花枝上寄冬青。

竹蜂入壁垂千穴,夭棘萦丝满一庭。犹有数行残粉字,古槐西角旧传经。

先生饮至和,尺宅如鉴光。
余力暨酒醴,百瓮春朝阳。
洗我未墨尘,凌风龟鹤肠。
醉乡更饱历,歧路久已荒。
休吏闭斋阁,三盏通真梁。
到处百虑息,其俗如陶唐。

世路正如棘,吾生犹系匏。诗人歌蟋蟀,军士叹蟏蛸。

无地营家食,何心解客嘲。山林徒在眼,难觅一枝巢。

菊堂诗债已年馀,孟德重催始就书。欲寄渊明篱下句,未寻安道雪中居。

清香独傲秋霜老,栋宇犹涵夜月虚。甲子千年谁解得,为题君卷倍踌躇。

又见梨花月二分,风光老送杜司勋。他年与汝逃禅去,一钵清泉一笠云。

薛公昔好士,珠履罗高堂。酒酣指白日,各欲吐肝肠。

相印甫脱肘,门前迹已荒。魏其盛宾客,田侯安敢望。

一绾大将组,车马盈路傍。疏者为胶漆,亲者为参商。

朝暮市门改,贵贱交情伤。灌夫与冯子,意气何飞扬。

悠悠数千载,此道久沦亡。

早膺封册,相我先王。寿虽不永,名亦斯彰。仪容如在,传诵不忘。

于穆清庙,同享烝尝。

钓矶西畔问宜州,回首空山又数秋?曾见龙蛇飞败壁,每疑鱼鸟逐扁舟。

风云一变衣冠地,城郭重来水石幽。传得眉山遗记在,吴家子弟更风流。

踌蹰复踌蹰,感此秋节至。群芳犹未歇,寂寂已如是。

岂薄邵平瓜,东门苦无地。安得乔松子,遗我金丹秘。

举翮乘风游,飘然入无际。

此郡频来往,如今四十年。旧交多不在,吾老亦非前。

山寺添新塔,江潮阅几船。湖边閒眺望,寂寂镜中天。

社鼓神鸦,春分前后,七番谁信花风。洗根何处,移植竹溪中。

寒意犹笼锦障,苍烟外、疏雨丁东。凭阑唤,黄金带子,陪醉白头翁。

窗空。蕉未绿,黄华紫跗,罨画玲珑。看袅枝方茎,柔自成丛。

漫把辛夷相混,笔头上、喷出嫣红。黄昏后,微云淡月,清影透帘栊。

高楼一日赏新晴,白羽停挥倚绣楹。
尘世可怜人易老,海门还见月长生。
蓬瀛缥缈南山小,殿阁森罗北斗横。
今古登临尽如此,不须游子独含情。

手卷虾须上玉钩,疏疏急雨下梧楸。韶光生怕付东流。

红叶窗中无俗事,白云乡里有温柔。好留双鬓莫教秋。

玉溪石角尖如锋,山泉喷唚侵碧玉龙。
龙髯谁为不可识,石上菖蒲拳碧茸。
老根密节穿石瘦,细叶如林屯远岫。
百草烂死事潜萌,纤纤独与冰霜斗。
玻璃玛瑙春水寒,呼儿捧将持铜盘。
年来青眼志未丧,喜君绿发能冲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