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削翠横江,壁立千寻,何年鉴空。看霓旌倒挂,金芝涌幢,水帘斜拂,玉笋成丛。
小构香挂,下临无地,一瓣莲花世界中。回头处,讶天根月窟,怎著人工。
相连韶石玲珑。应断续潮音洞口风。有环留宝座,飞来猿峡,绡呈金缕,捧出鲛宫。
碧落云华,曹溪咫尺,此岸原将彼岸通。惊人句,向悬崖点笔,题遍游踪。
趁西风、捣衣声急,江关倦客愁绝。何况夜来,寒重和砧也歇。
荒鸡叫落一天霜,独雁催沉三更月。欲掩残编,只应无奈,酒醒时节。
芦帘此际悲咽。便鞋儿梦好,待归方说。频呵素手,剪刀停对垂红泪。
灯花结、料不成眠,且倚薰笼,冷灰重拨。
薜荔阑边绿锦池,竹亭深坐晚凉时。忽成远道空劳想,秀色天香发向谁。
洞庭不生月,径可无此楼。月出渺渺波,我在楼上头。
湖为涤我心,月为刷我眸。涤刷两无尽,相与成湛秋。
月乃对仰卧,似欲载我浮。君山来枕席,手引潇湘流。
澄洞露表里,毫发无潜幽。却顾叫退之,底用多骚愁。
希文稍欲遣,果已能乐不。余子固不记,古今几浮沤。
道人岂知道,乃能喜我留。勉为吐此诗,庶免为楼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