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喧月静,好元宵景色,绿梅香透。玉镜银阶千万影,箫管曲长催酒。
夜已三更,花迷五色,换烛添香又。记曾寻句,六街春景如绣。
恰是月转回廊,照星星华发,年光非旧。旧日儿童今老大,憔悴青衫短袖。
斫地休歌,恼人无寐,此夜真孤负。忘情一笑,依然傍花随柳。
王闿(kǎi)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东山朝日澹冥濛,一片云生万叠中。宿雨未苏焦卷尽,又烦箕井唤雷公。
忽听使人惊,空山迸一声。能令草树里,齐作秋虫鸣。
暂与松风远,还同石涧清。曲终人欲散,纤月照南楹。
北山移文那尔为,淮阳招隐殊未归。流泉涨溪可厉渡,修竹饱雨添旧围。
鸣禽作巢皆有托,白云抱石初无机。主人已知战胜乐,溪童未老情庶几。
一春常畏雨,胜赏及时须。昨对云岩月,今开宝积壶。
飞花随急盏,落日动明湖。未得餐霞法,王乔何处呼。
随意下琼钩。皓魄光浮。萧条庭院已无秋。屈指雁儿应到也,几度回眸。
异地苦淹留。没处埋愁。匆匆无计挽扁舟。回首乡关无限恨,齐上心头。
石竹罗裙幽露眼,携手青皋,许结春风伴。花雨路泥浑不管。
草痕冉冉随之远。
唱罢愁蛾颦处浅。羞记同心,松柏西陵短。翠烛照侬侬意软。
一双归去江蟾晚。
乍见即分离,披襟能几时。话长惊烛短,别久怅来迟。
堂背萱花老,天南桂子甤。来秋得佳信,先报故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