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表臣先春亭

杂花红间白,远树短参长。
天近春归疾,城高地易凉。
千寻浮远水,五两动连樯。
置酒未终乐,山烟生暝隍。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寂寥台榭使君家,日涉中园到日斜。林下归心纷似叶,菊前衰鬓晚于花。

支离粟饱宁无愧,漫漶书成未足誇。犹有一杯相伴在,判从鶗鴂耗年华。

东南杭与越,形势夹长川。地占一方秀,天生万象全。

两城俱卓尔,列郡岂加焉。异世称无间,同时较有偏。

厥民如贵简,彼国实居先。大海收淮渎,群山冠幅员。

古人踪欲见,游客目先穿。况自醇风俗,从来省朴鞭。

有年人既庶,乐教志弥坚。每得前朝事,尝由众口传。

土疆归阙下,州宇辟湖边。未苦秦来幸,先经霸擅权。

有贤思避世,择地效高眠。盘屈稽山势,嵯峨玉笥巅。

茂林侵碧汉,修竹挂青烟。东浙潮声近,西陵草色鲜。

四明登陆显,五泄夹溪沿。渔浦从舟楫,仙居远市廛。

山青难入画,花灼正如燃。石伞阴遮径,松潭韵写弦。

千峰云叆叇,双涧水潺湲。灵迹曾游处,清风可坐延。

龟浮山出浪,龙去井迷年。泉涌寻源出,萝繁附木缠。

屏危开石上,星摘射岩前。仙髻传今古,峰形露丑妍。

法华初赐号,释子已超禅。一感因人异,群言可理诠。

遍随高下赏,潜解利名牵。民室常盈目,城闉异及肩。

通幽云底路,朝接洞中天。必有千年隐,都忘万事煎。

严园烟水乱,樊榭柳花颠。圣阁迎仙母,湖楼望綵船。

越台凌缥缈,溪女斗婵娟。野景诚无限,游人岂独专。

清虚宫刹古,恍惚岁时迁。宝相灵犹验,云门瑞复还。

尘埃笼古壁,章句列前贤。醮礼因勤甚,龙宫尚俨然。

鱼池乖本意,僧罟触轻涟。凿石成金像,营庵对玉莲。

瑰奇天桂室,潇洒宝林篇。历历森豪俊,昭昭著简编。

兰亭真翰笔,桃谷旧神仙。想像人堪慕,凄凉物足怜。

公卿誇道路,父子遁林泉。废宅仙宫立,还乡世事捐。

嗟时徒役役,味道益乾乾。种墓藏山穴,耸祠阚水壖。

方干栖逸地,祖贯起英躔。相隐今遗迹,侯封昔见旃。

锦衣渐我得,车帐为民褰。臣力难堪矣,君仁未舍旃。

挺身徒尽瘁,报德乏微涓。所向知师古,干时愧学圆。

玑衡中切冒,条教外颁宣。每慕黄居颍,曾卑隗相燕。

有为怀黾勉,无术可收甄。得请乡邦便,躬祠祖垄虔。

耕桑初劝谕,饥疫偶成连。赈发无深惠,疲劳获少痊。

阖封方富稔,载路息迍邅。近幸同年代,前符昔日缘。

一麾来镇抚,千骑为盘旋。弊政因民革,烦文到日蠲。

恩随和气浃,令比置邮遄。美誉皆腾实,清香已胜膻。

善良陶静化,奸猾洗前愆。吏畏输心鉴,民深入善渊。

课书人第一,轺召里逾千。身起侯藩政,班趋秘殿联。

谋猷光帝座,议论溢经筵。道合风云会,功高玉石镌。

正宜裨日月,未可问园田。士论逾时望,人心曷月湔。

声名加显显,歌颂转翾翾。预喜明贤遇,须知直道便。

中宸深有眷,外补实难铨。行为山阴老,聊收一大钱。

合阳诗大宗,苏武开其始。西京十九篇,丽则同芳轨。

文质何相宣,汉风此尽美。君如清庙瑟,唱叹得遗旨。

太音在朱弦,神明所张弛。五言变风雅,乐府亦驱使。

河华气所生,子卿共乡里。元精得太素,刚厉岳灵似。

神胡一赑屃,洪流为披靡。手荡龙门开,二山忽分峙。

太华以四方,削成苦如砥。君从白帝求,混茫得斯理。

海角怀人,长误喜、籁籁敲帘风竹。命驾翩然,谁信道、不怕溪山回曲。榻拂凝尘,香笼清宴,尘柄从挥玉。好音闻耳,慰心何啻跫足。犹记一桂专秋,创开殊选,倒峡馀词力。往事茫茫十换岁,却共天涯醽醁。已分成翁,翘观赐带,上拥通仙录。休贪泉石,贤台闻用金筑。

欲识枢星纪诞弥,天人端命抚昌期。声函万岁腾欢颂,节应千秋举庆仪。

金箧赐龄辉碧简,珠囊荐寿肃丹墀。何须更效南山祝,艮岳连云自不移。

穷当坚似亚夫营,谁似任安事卫青。欲使威仪还汉旧,未伤风景隔新亭。

功名薄处书慵读,志节高边我爱听。过午尚思茶一碗,休将后蔡比前丁。

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蒲暮寒风送暮霞,驱车盼店似还家。尘丝络壁愁萦枕,穴隙安窗看卷沙。

熏透征袍牛马矢,镌深寒骨雪霜花。夜阑童仆皆酣睡,且拨炉火自烹茶。

五更里,天欲晓。功圆满行都了。便脱壳,来往有无间,显出真容貌。古今快乐仙家,延长生,永无老。降紫诏传报玉皇宣,驾祥云,归蓬岛

朅来紫气满关门,柱史玄同道自尊。我欲冥心求胜义,临行乞得五千言。

青莲读书谷,康乐翻经台。松下轩窗坐,岩间卷帙开。

玄猿汲涧去,白鹿衔花来。如听银河落,砰訇万壑雷。

净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岁华皆采穫,冬晚共严枯。濯流济八水,开襟入四衢。

玆山灵妙合,当与天地俱。石濑乍深浅,崖烟递有无。

缺碑横古隧,盘木卧荒涂。行行备履历,步步辚威纡。

高僧迹共远,胜地心相符。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

遗风伫芳桂,比德喻生刍。寄言长往客,悽然伤鄙夫。

微兵数逾万,一家萃胡越。势既等乌合,抟沙终坼裂。

懵然金鼓间,步伐棼无节。耳目囿韬钤,恩威轻斧钺。

未能指臂联,何以著勋烈。古人推腹心,情谊敷恺切。

嗜好喜忌殊,才能赢缩别。仁义即法律,沦浃在肤发。

齐然为我用,赴蹈亦愉悦。乃知背水师,操术徒诡谲。

带雨和烟未可名,春风处处不胜情。
于今南浦知多少,都向王孙去后生。
积晦连幽朔,长阴动十旬。
六花犹作雪,三月不成春。
易白愁中发,憎寒病里身。
因怜邹衍后,吹律更何人。

碧天吹老金风色,氛昏一时收净。莫霭催晴,朝曦减赫,秋在桐阴竹径。

空青夜迥。更银汉无声,明月如镜。翠袖生寒,倚阑人怯露华冷。

柴门临水半启,恰稻华香送,秋家稼千顷。红叶溪桥,黄华篱落,又是重阳节近,斜阳半岭。

对极目澄鲜。更添游兴,为语幽人,更移烟外艇。

野色开青霁,寻芳入翠微。溪声催碓转,云气薄人飞。

春草牛羊健,阴山笋蕨肥。上方风景好,吾欲款僧扉。

风翻晴色入窗纱,约雨雷声细不哗。仙妇月眉勾宿蝶,美人红带照啼花。

夜从萤夜寒中度,夏在灯光湿处芽。枝畔笑看薇露满,玉壶贮得试新茶。

极目沧溟浸远天,鼍音隐隐度斜川。移情我亦成连者,一奏回风涨紫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