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大洲

寒濑石屿出,暮舸不敢上。且泊大洲浦,弭楫临莽苍。

鼓从露野沈,柝应空江响。林虚猿狖静,波澄星月朗。

长歌耿不寐,冷然发深想。芳杜几相思,青山滞独往。

世路何尽期,游人自鞅掌。旭光发阳厓,前洲闻拨桨。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畲。
列骑低残月,鸣茄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
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
肸蠁巫言报,精诚礼物余。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嵯峨高锁夕阳红,斜入吟窗秀色浓。
六里青山长满眼,不劳云片学奇峰。
塘上挽船人,塘泥深及胫。
落日望前村,心将道途竞。

幽寺倚岩阿,云扉掩薜萝。老僧中燕息,谁问世风波。

红紫欲疏啼百劳,洞宫春色醉蟠桃。
虚窗酒病扶头起,强取金钗痒处搔。
蓬莱谪居香案吏,此语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阁雄名由此起。
一从圮废知几年,栋摧礎断埋空山。
遗踪馀址杳何处,惟有竹树荒芜閒。
过者徘徊游者惜,举头不见溪山色。
寂寞无人欲问谁,神仙有景真虚掷。
一兴一弊固有时,主人旌斾来何迟。
下车铓刃得优逸,痛此旧事几凌夷。
呼工萃材若河决,正值西成农隙月。
屹然大厦立层巅,百尺崇基鬼神拔。
虹霓截空崖险平,一级一级烟云生。
步武陵虚眉睫湿,四面四面屏障迎。
时攜宾佐恣吟赏,笙歌辈类文章党。
回眸眩晃相顾笑,莫辨人间与天上。
观风龌龊环翠低,左右罗列如婴儿。
鉴湖浩渺稽岭秀,上下延揖生光辉。
秋日凄清春日媚,冬宜饮雪夏宜醉。
四时风景各一全,须言不是寻常地。
乃知真境未易彰,神物宝护天缄藏。
人谋暗与鬼工合,一日剖露如腾骧。
越王台榭荒凉后,唐相英灵磨灭久。
千岩万壑幽隐处,而今尽入人襟袖。
凭栏黯黯半斜阳,烧烟渔火凝寒光。
此时撇起千里恨,使人凄哽生断肠。
隔帘依依渐明月,酒气浩荡歌声滑。
此时放出百杯欢,使人雍容重击节。
惟公独作蓬莱主,夜拥琴书杂樽俎。
胸中气焰欲干斗,座上辞锋欣捉麈。
嗟余时作蓬莱客,赋咏登临儒者职。
千日徒教混醉醒,七言未解锵金石。
蓬莱本在沧溟中,那知平地别有宫。
方壶圆峤咫尺是,愿乘鹏翼长西东。
满筵谁匪蓬莱宾,阖境尽是蓬莱民。
人人共结蓬莱约,行行醉看蓬莱春。
混融成。大圆觉海峥嵘。性珠显、恢弘祖意,慧风通、虚谷传神。有中无、无中有有,应变处、廓尔纵横。坦荡融通,杳冥豁爽,澄澄一混体无荣。证动静、俱忘何在,触处露圆明。如如貌、莫形莫状,真净真清。灵通像、不增不减,罄劫一段光荣。无限域、含容万有,遍四海、三际充盈。荏苒冲虚,无离无坏,浩然一点括长生。证未有、巍巍极致,奇特体妍精。这模样、人能悟入,与道同名。
院静日长花气暖。一簇娇红,得见春深浅。风送生香来近远。笑声只在秋千畔。
目力未穷肠已断。一寸芳心,更逐游丝乱。朱户对开帘卷半。日斜江上春风晚。

君不见马服君,一朝东向朝三军。黄金市买好田地,心豪气溢雄如神。

四十万人竟菹醢,残坑今有戈头在。龙鳞蛇文土花剥,锋利犹堪解盘错。

想当前辈争北山,尔戈曾得挥其间,解围却敌如等閒。

功成为龙,事偾为鱼,只在将军心卷舒。一人自智,万人钳口,群策驱驰竟何有。

智谋完士牛随后,呜呼尔戈更入何人手。

贯向流波怨落红,年来我似可怜虫。笙歌呖乱俱愁里,花月消磨半梦中。

检点冰弦弹夜月,摩挲古铗动秋风。酒尊诗卷年年在,一样情怀已不同。

偶被招邀去,亲知笑我顽。停杯数人物,洗眼看江山。

往事宜缄口,新闻足破颜。畏人问出处,曾记点朝班。

朱明洞侧挺孤峰,黛色为眉玉作容。山上傥趋王母宴,朝来云雨定乘龙。

客船拨不开,见船不见河。官船亦龃龉,护送烦麾诃。

逡巡各敛避,容我跃丈波。千篙正插笋,一只俄腾梭。

出郭晓初分,到江午已过。日月互答吐,海天相荡摩。

越树绿攒荠,吴山青点螺。舍狭就空旷,登仙超网罗。

将夕忽风顺,纲军鸣鼓锣。上水帆若箭,夜宿依寒坡。

乘快终有险,耐迟庶无它。河江置勿论,嗟我鬓既皤。

之官半载馀,行路五月多。下瘠上弗察,孤清众难知。

劳形兼费橐,痴恋欲如何。

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
怀抱旷莫伸,相知阻胡越。弱年好栖隐,炼药在岩窟。
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舟中夜行,独坐无酒,抚卷作霜月高悬碧汉,画船自泛寒江。

银镫独对夜何长,窗外浮光荡漾。可怪曲生疏阔,闲来冷落琼觞。

思量无计助清狂,且与青编相向。

忽遇深山避世翁,居然沮溺古人风。老来一出为身计,不满先生一笑中。

翳翳日将暮,凄凄风满襟。所思渺无极,何处许相寻。

千里碧云合,四山黄叶深。徘徊怅前路,离恨独难任。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