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曲挠周郎。
王仲宁,昆山(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与周必大有唱和。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曾和周必大乘舟同游宜兴、溧阳等地(《周文忠公集》卷一六七《泛舟游山录》)。
  猜你喜欢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 。是时向春之末 ,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
及此时方晏,因之名亦沈。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素业在山下,青泉当树阴。交游有凋丧,离别代追寻。
向秀初闻笛,钟期久罢琴。残愁犹满貌,馀泪可沾襟。
勿以朱颜好,而忘白发侵。终期入灵洞,相与炼黄金。
汐潮如有信,时向旧痕生。
始觉回波定,还看曲渚平。
舞鸥随下上,寒日共浮倾。
後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我爱陶渊明,脱颖深天机。丛菊绕荒径,五柳摇幽扉。

生逢卯金兴,典午势已非。著书但甲子,岁晚频歔欷。

仕宦聊复尔,樽酒真焉依。南亩犹种秫,西山同采薇。

浩歌归去来,熹微恨晨晖。迷途往莫谏,今是庶可几。

蓄琴但取意,不施弦与徽。观其四八目,贤哲在所希。

出处固有意,夫岂轻行违。谁云惮束带,辞荣俄拂衣。

念彼同产人,抚视因遄归。平生共志趣,但有一翟妃。

少陵罪责子,颇谓达道非。右丞鄙乞食,更以人我讥。

乃知第一流,尚此知音稀。妙诗发天奥,流转同衡玑。

自谓处人境,喧无车马騑。心与尘事远,地偏堪遁肥。

东篱秋色晚,悠然望翠微。真意不可辨,佳气随鸟飞。

诗辞向千载,凛凛犹光辉。我生但睎骥,望之有等威。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九原不可作,筑亭傍崔嵬。

独取诗句名,櫩宇殊飞翚。岩谷有杳霭,花卉无纷菲。

修篁寒逼人,坐如霜雪飞。诸公赏清致,野服驰鞯鞿。

经丘复寻壑,不惮历崄崎。壶觞更命釂,藻翰各一挥。

高谈破滞论,妙处端解围。食冷或屡暖,哦诗宁忍饥。

褒假猥见及,责善非所祈。愿以靖节语,佩之如弦韦。

宾筵笾秩秩,宗室被祁祁。
琴瑟鸡鸣御,山河象服宜。
六珈不偕老,两髧誓维仪。
一代贤公子,堂堂锁繐帷。
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
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去年奉敕还江南,东风千里迎归骖。西昌城西访真境,正值碧桃三月三。

襜襜威仪森鹤氅,却忆仙翁隔蓬阆。霜鬓酡颜戴鍊师,白玉觞行紫霞酿。

矞云垂彩拂檐端,芝草琅玕绕画栏。欢言未竟登车去,天涯长忆三珠树。

戴师弟子来日边,清颜皎皎夫容鲜。问师经年安健好,闭户日咏黄庭篇。

我有高怀在江海,为报而师扫氛霭。黄茅冈畔会重寻,白鹤峰头定相待。

夜观左史日谈兵,勋业仍兼著述名。石马无踪神爽在,满天霜月照佳城。

四壁萧然万卷忆,时人莫认作癯儒。
他年得志英华发,始信胸中道味腴。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落叶微霜古寺秋,行人临发重迟留。离情未尽三杯酒,归兴都随一叶舟。

残月断猿江上路,夕阳红树驿边楼。明朝独倚河桥暮,人自相思水自流。

得气偏在野,先秋促织鸣。云行新雨歇,月好大江明。

偶尔逢僧话,于焉感我生。凉风透枕簟,此夜梦魂清。

江右夷吾浪得名,豫州英槩亦沉冥。夕阳枯木山如赭,秋雨荒台草自青。

汉苑玉鱼谁复葬,昭陵石马亦无灵。可怜白发商人妇,犹向灯前话后庭。

玉禾久饫出天闲,引看时常占舞班。四十年来太平日,属车无数剑中山。

南云望断故山苍,且荷犁锄倚太行。渔父笑人犁楚泽,居民爱我即桐乡。

漫将食藿歌空谷,便拟搴薇步首阳。回顾觚棱天尺五,临歧惟有涕浪浪。

淑德伊云逝,陈篇寄赏音。穷通端有道,常变不移心。

师法班昭诫,难为《女史箴》。内修勤自省,怀古一何深。

石蹬层层路不平,登临绝巘四望惊。田分万井村高下,烟点三川树纵横。

山势东来围古塞,河声北走撼边城。自然落日照青海,欲泻杯中水一泓。

高岩古木根如辋,辋坏元根何处寻。
下有唐有元杰记,读之聊足慰登临。

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雨声还住。斜阳明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山如雾。断虹犹怒。直入云深处。

放浪闲身又一年,溪山好处日周旋。寒犹未峭交初九,月已分明过上弦。

卢橘花繁香太冽,红梅枝老影逾妍。行吟却笑天随子,奄有吴松赋自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