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逮至汉武帝赋《柏梁》,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祔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为文,拜余为志。辞不可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系曰:昔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命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属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岁馀,以直言失,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事。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馀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美于首阳之前山。呜呼!千载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使节几年开碣石,东来佳气动戎旃。一枝春到吴梅上,千里烽销蓟戍前。
满目时艰堪共叹,破颜花事竟谁怜?蚤知帝泽先畿甸,何限新声入夜弦!
年来宅相有谁承。人誇似舅甥。带牛佩犊尽春耕。
菟裘了一生。
闲事业,寄丹青。笔端尽有神。试看自写镜中真。老人南极星。
六合尘昏谁汛扫,秦王功业成横草。后裔居安不虑危,欲向温柔乡里老。
渔阳金鼓动地来,羯胡本非刘石才。若为二十四郡守,如振槁叶弹浮埃。
皇天悔祸见星纪,太白入月胡当死。英英李郭为时生,济世何须识丁字。
祅灾已去瑞庆来,何人大笔书丹崖。南□犹自颂声作,中天想见氛祲开。
遗文三复堪悲慨,兴废浑如目前在。咄哉误国高将军,犹叹两京作斤卖。
淮出桐柏山,逶迤会江河。君能理川渎,胸次吞洪波。
支祁伏不起,金堤郁嵯峨。小阁瞰涟漪,四时闻啸歌。
哀丝间豪竹,天半音谐和。诗书粲坟典,鼎彝蟠籀蝌。
俯视埃壒中,万瓦排蜂窠。鸡鸣市声动,沙岸人如梭。
舟楫鲂鱮贯,轩车蠛蠓多。笑指衣带水,如此神山何。
劳人值暇日,羽扇聊婆娑。凉飙荡烦暑,倦眼青铜磨。
清流本无垢,三五濯纤阿。晦冥不可见,老蟆缘陂陀。
金枢瞰已坏,何大腹皤。吴质翳桂树,空自持斧柯。
褰裳舍之去,河上骑白鼍。回首叫故人,野鹜乱天鹅。
江绕豫章郡,鸥鹭浴盘涡。崔嵬滕王阁,烟雨看渔蓑。
池通细水树欹花,似是荒村老杜家。堂上每来如客燕,园中还产在官蛙。
酒香昌独欺松叶,饭滑雕胡胜蕨芽。石枕竹床凝午梦,觉来消得一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