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令子能书逼右军,新诗妙墨总超群。明朝又向江头别,遥望文星隔五云。
故国山川真可老,十年尘土负归期。而今更笑申夫子,似我平生费梦思。
每思庭训一汍澜,祠墓荒凉敢即安。薄设圭田供俎豆,恪遒祀典见衣冠。
派分珠里昭前职,月挂金钩复旧观。碑碣缺惭聊补勒,此心未了力先殚。
岭上小梅初破萼,同云作寒雪花落。千里南还喜见君,一杯相属宁辞数。
楚狂小子笑孔丘,杖屦谩学名山游。二年胜景览欲尽,赢得颜发先惊秋。
却归竹下寻诗句,追讲前欢秃千兔。竹间已有嗣宗狂,吟醉何妨陪杖屦。
文章本天成,偶与作者遇。此泉与此茶,兼赏此翁趣。
两两相凑发,一一得呈露。胡取旗与鎗,可以扫百虑。
百虑不敢入,秋声出深树。日日泉上来,此意偶一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