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才堪角两雄,当年应悔灭重瞳。分羹父子恩犹薄,推食君臣谊岂终。
独有千金酬漂母,曾无一语感滕公。名成自古身当退,没齿休论战伐功。
槟榔不过南诏驿,五岭冰霜今已多。岁晏诗篇尚记不,吴门海风生白波。
三高祠前流水,五湖烟外孤篷。枫落吴江夜冷,高情都付渔翁。
故人怜旧政,褒惜一何深。营葺推勤治,优闲称道心。
池台资胜事,风月入高吟。酒户虽难角,诗盟已屡寻。
词豪甘自屈,气锐敢轻侵。奇变云霞烂,冥搜海岳阴。
暄和生嶰律,淡泊寄陶琴。但愧衰聋耳,安能别大音。
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
操艺逢时与命违,恬然心思不求知。两魁文赋今仍在,正是诸孙堕泪碑。
吾庐虽小亦佳哉,镇日人稀径自苔。山鸟声依风色入,庭花影共月光来。
笔床茶灶随钱办,药圃瓜畦逐岁开。况是谢公楼不远,梦余聊复笑衔杯。
万里秋声度雁群,三年离梦绕归云。何当化作天边月,夜夜清辉照见君。
水长疑无岸,蒲深自有风。鸳鸯间浦外,笭箵漾波中。
旧识渔家子,轻舟莲港东。何时此相见,蓑笠出花丛。
窗前风竹敲寒玉。回文不寄飞鸿足。立尽小花廊。归鸦影过墙。
新诗和恨续。徙倚红阑曲。尘积旧琵琶。羞歌玉树花。
僻地知谁问,无人亦自芳。雨馀轻弄色,风细远生香。
已入琴中趣,还徵梦里祥。嗟予交托久,一化两相忘。
玄霤峰如画,别来劳梦思。江乡为客久,岁晚到家迟。
夜暖梅花发,冬深草亦衰。红尘染衣袂,莫使白云知。
晴光散秋暮,天地嗒然真。树树老将至,山山红又新。
有声宜独夜,不定似羁人。莫叹成摇落,含风别是春。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