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杨眉庵次韵李义山无题诗五首 其四

油壁香车几度来,赤阑桥畔起惊雷。梦随暮雨阳台去,愁踏春波洛浦回。

青鸟衔书通密意,彩鸾留咏惜奇才。苦心一寸如红烛,总遣烧残未作灰。

苏州府昆山人,字通理,号倥侗生。沈方子。家有藏书数千卷,博涉百氏,以诗名吴中,与刘溥等称景泰十才子。善行草,晓音律,诗余乐府传播人口。业医授徒以终。有《筼籁集》、《吴歈集》。
  猜你喜欢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
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惨惨凄凄秋渐紧,风雨更潇潇。强把炉薰寄寂寥。无语立亭皋。
客路十年成底事,水国更停桡。苍鸟横飞过野桥。人不似、汝逍遥。
又得相逢闲寺里,凡人多笑太无营。
谁知见事心先懒,未说寻幽足已轻。
二月春风见树色,一山夜雨失泉声。
谢师更作重眠约,来往云消两日晴。
谁报江神我欲西,怕传新句落檀溪。
江头一雨泥三尺,车没双论马没蹄。

满院濛濛,半园寂寂,万队银鸾齐跨。压帽笼鞭,无数槛边廊下。

惊夜静、粉泪难乾,趁阴重、冰魂易化。更怜伊、漱雨梳风,楼东颓玉妆初卸。

有人剪烛偷照,肠断红香侣,忆他娇奼。拾取盈盈,和麝题封绡帕。

记当日、冷淡交情,付他年、水天閒话。空遗下、瘦干斜枝,向横窗暗写。

金陵信佳地,兹山仍丽观。标形自牛首,遥势应龙盘。

丛楸入昼暝,长松当夏寒。云梯界危汉,梵宇绘层峦。

仰窥象纬逼,俯觉尘世宽。江拖万里练,岩横千仞丹。

追昔始兴议,聊深冶城叹。胡云表双阙,毋乃文偏安。

巨明一开辟,奕世乃胜残。文祖时驻跸,神孙此回銮。

天子自有真,奸萌焉得干。雍雍凤游圃,衎衎鸿渐盘。

朱衫杂缁素,白社容簪冠。方藉禹功大,况值尧世难。

睿哲君天下,恢弘德化新。宵衣啚治道,侧席致贤臣。

王气金台晓,仁风玉宇春。忽朝云晏驾,率土泪沾巾。

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空格据律补、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拥朱幡、暂劳分守。崇墉万堞,浮梁千丈,此恩难朽。褥袴方谣,丝纶已下,即登班首。看明年今日,开筵凤池,赐黄封酒。

边风动,燕云开。千金买骏骨,宛马从东来。金台百尺空中起,乐毅趍燕从隗始。

高陵秦塞云几重,俯拓齐城地千里。昭王已矣贤士亡,黄金化土高台荒。

白虹贯日天苍苍,易水波寒沙草黄。

三月雅集未知还,况复夕阳犹在山。金刀刻字碧筠上,玉卮行酒青松间。

三年不见兵马息,一日且放吾侪闲。桃花杏花正无数,明朝更约来东关。

人誇铁面自河东,晚岁潜心理性中。一日归来便长往,几人终始得如公。

重阴绕屋蔽晴晖,独卧东庵半掩扉。日似小年人事简,风如太古世情稀。

石田有稻供蔬食,野径无尘染素衣。一段山居多少趣,临风几度倦高飞。

乱石分开急流水,群山拥出最高央。
群书一束枕山楹,残雪融檐作雨声。
春梦不随春水慢,片时还到阖闾城。
山人当日济时艰,要把唐虞作样看。
奏罢箫韶无凤至,空教猿鹤怨盟寒。

岂待春归怅鲜欢,短阑恻恻晚风寒。柘枝莫忆生前舞,花蕊偏怜落后看。

衣箧有香留簇蝶,镜台无影照孤鸾。道人未破因缘梦,争得闲愁绝不干。

高枕加餐二十秋,炙鸡絮酒冷松楸。凭将夫子呼杨震,不见藐孤哭邓攸。

生死情难忘北面,往来路易恸西州。树头何必千金剑,岁岁为添土一抔。

南风吹雨傍关来,关上千峰画角哀。
老去尚怜金甲在,生还重见玉门开。
鹍弦谩引思归调,虎节空惭上将才。
圣主恩深何以报,车前部曲重徘徊。

半窗晴日杏花天。殢东风、柳丝娇软,分题拈翡翠,折简寄婵娟。

绿映平川。踏青时,燕来庭院。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阳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