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儿 秋海棠

点秋光。傍银墙。娇红浅白斗新妆。缘何号断肠。

艳极神难写,吟多齿亦香。红丝叶背粲成行。西风蝶梦凉。

沈善宝,字湘佩,钱塘人。吏部郎中武凌雪继室。有《鸿雪楼诗集》。
  猜你喜欢

豫章有奇气,铿然两青萍。埋光久未识,神焰凌太清。

二子廊庙姿,肯负丘壑情。会当束冠裳,未可终岩坰。

数病门稀出,常贫客少过。
经纶知龃龉,耕钓亦蹉跎。
两事艰难极,孤心感慨多。
素交千里远,谁听此时歌。
霜天晓日鉴中新,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天山无际天无垠。

丈夫营四海,守口当如㼶。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躯。

贺若大将才,功灭身亦俱。快锥刺儿舌,儿舌血模糊。

快口刺人心,憯毒过矛殳。感兹酸楚言,三复还长吁。

月华楼上彩云交。银虬烛缕销。雁筝如字列檀槽。

霓裳散六么。

苍水佩,紫霞绡。近人兰麝飘。玉京仙里恣游遨。人间无此宵。

独酌谣,独酌无所知。离离春心开,飘飘若游丝。山风为我披襟,百舍为我行吟。

楼高三层,月不得升。燐火飞出,光明若灯。上楼钟声三,下楼鼓声四。

冥冥濛濛飞雨至,蝙蝠吓人还展翅。

每思忝窃长知愧,何有行藏可待明。壮不如人祇录录,老将及耄更平平。

故交契予情文厚,佳句驰来格律清。拟策疲驽追逸步,却愁重趼趣脩程。

住来频见荔枝红,密约分明问祖翁。真净不来乡果熟,陈琳无檄愈头风。

酾酒问东风,何事匆匆。人天容易水西东。轻把蓬山拼一掷,顷刻千重。

莫唱负情侬,轻讯难通。伤春人在暮春中。不解留春偏惜别,春肯从容。

鸿雁逐飞云,青天亦有行。兄弟本四人,仲季歘云亡。

伯窜东海隅,叔留南海旁。相隔万馀里,东南永相望。

忆昔在长安,膝下共两双。朝去候门扉,朝回牵衣裳。

忆昔在南国,齐揖事先王。教训日以严,道义日以康。

忆昔在家园,气力各自强。读书穷壶兴,落笔竞沅湘。

神异古人遇,举世无文章。当春二三月,风吹百草长。

登堂献寿酒,散步陟崇冈。夏日听黄鹂,阴阴亭馆凉。

折荷绿玉池,剥荔黄金床。桐叶下金井,四围橘柚黄。

薄暮向空阶,联袂延月光。忽见梅花发,大开楼上窗。

色映枝枝玉,诗成字字香。好景必同赏,佳酿必同尝。

夜寒必同被,得句必同商。先子忽见背,血泪尽汪洋。

三载草土中,不离阿母傍。伯也忽瞿然,团圞非久长。

拜母别诸弟,薙发栖大匡。仲弟登贤书,云路步前芳。

叔弟薄青衿,欣然慕老庞。阿季独俶傥,走马少年场。

抱志虽各殊,骨肉不相忘。一朝日月坠,大地共仓皇。

紫荆长枝折,飘零天一方。寄书阻兵革,得罪饱冰霜。

远碛听笳吹,回头盼故乡。前月片纸来,摧胸裂肝肠。

闾井十无一,举家惨罹殃。叔弟尚伏枕,一命在微茫。

母死恐未葬,弟死谁盖藏。登山苦无梯,涉河苦无梁。

山木何翛翛,河水何汤汤。安得高飞翼,驾我以翱翔。

狂雨日下来,白昼黑淋浪。

东风无便寄云笺,西望关河思惘然。
白发相催年半百,清颜一别路三千。
杏花门巷听春雨,杨柳楼台倚暮烟。
征雁已还巢燕至,归期何事又空传。
陈景祺有罾字韵诗,陶南村诸公共和。
陈诗云:“雨收郊外禾千顷,潮落矶头水半罾。
”南村云:“松顶云开晴放鹤,溪头潮落晚移罾。
”嘉言云:“庭前洗竹闲留锸,池上鱼钩不用罾。
”弟裕云:“黄犊远归秋雨笠,白鱼初上晚潮罾。
”诗卷藏俞彦直家。

料理天涯薄病身,一镫初剪影相亲。忽飘老泪思前事,每到穷途恋故人。

难后家门愁再问,劫余文字敢重论。荒邮草草交三九,旧约消寒又几巡。

桃嫣李笑满园春,何事无聊似病身。
独坐水边残照落,定风幡下候花神。

凤皇衔诏下亨衢,多士盈庭总八区。北斗光芒明策府,东风生意满皇都。

墨池净几环香鼎,烛影疏帘听漏壶。拭目庆云华谷旦,敢令沧海有遗珠。

几年坐啸元戎幕,一日来簪御史冠。已有声名惊海内,更须风采动朝端。

星明使节三台近,霜落江城六月寒。应救倒悬如水火,东南民力正艰难。

跫然何处客,可是似人音。山月以为烛,松风聊作琴。

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禅深。为语群居者,应同此夜心。

黄鹤楼头,塞鸿声里清秋暮。水边归路。人立斜阳渡。

十二屏山,有个人凝伫。知何处。暝烟残雾。几点潇湘树。

寒山凄绝暮烟斜,旧日村原见几家。草长甫田惊宿雉,人稀落木乱啼鸦。

畏兵相避真如火,携友长征未有涯。夙慕中原文献地,到来拂面起尘沙。

此日春方到,春心亚舜尧。
勾芒如稷契,大蔟似咸韶。
衡柄三阳把,陶鎔万物翘。
家家助和气,剪彩作花飘。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