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刃血攻聊已越年,竟凭儒术罢戈鋋。
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当年的“聊城之战”整整持续了一年齐军都未攻下,最后竟然只用攻心之术就大败燕军。
田单使用“火牛阵”抵御燕军攻打,最后却因鲁仲连的一封劝降书而军心涣散,不得不撤兵。
注释
刃血攻聊:指战国时期破燕复齐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聊城之战”。
已越年:聊城之战中,由于守聊燕军拼死抵抗,齐军久攻不下,战争持续一年之久。
儒术:指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通过和平方式使燕军投降。
田单:齐国将领,破燕复齐战争的军事统帅。
烧牛计:指破燕复齐的经典战役“火牛阵”。
一箭:鲁仲连把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聊城,瓦解守聊燕军的士气,使之最终放弃聊城撤兵。
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贤士。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乐毅伐齐直至破燕复齐战争历史事件为题材,说明了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和平解决战争的明智手段较之田单穷兵黩武的战术更胜一筹,赞颂了鲁仲连高度的战争智慧。

  (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

  猜你喜欢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甘井元依庙,平湖亦近城。
幅巾朝食罢,芒屩雨中行。
扰扰初何事,悠悠毕此生。
欲邀东郭叟,烦子作郊迎。
名教自可乐,搢绅贵行道。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由来甥舅两相依,存没谁知半路亏。在侧每蒙誇叔宝,不才那得似牢之。

临风酌酒每春处,对月凭轩语夜时。回首凄凉已陈迹,壮心无哭奈愁思。

匆匆别我意如何,领节之官古泰和。舟到九江秋水阔,路经五老好山多。

明时三尺应须守,暇日双松定可哦。好在家声能自振,三千还击大鹏波。

举足千寻欺冻壑,抽头三丈看朝曦。身游物里都何意,事到人间了不知。

囊有洗萤临稚子,行无怒马出他岐。直衫圆帽东山老,全楚风流见此时。

北风吹狂澜,江水浊不澄。
牛犬行平冈,木落山纵横。
轻雾散林渚,孤钟度危城。
泊舟且无寐,长河终夜鸣。
弊服倦驰迈,积雨将寒生。
物情异旦暮,幻质奚将迎。
凄凄葭菼间,怊怅徒抚膺。

作文少者事,老大非其责。既老尚好文,笔砚何役役!

堪叹少年场,科名易弋获。未擅雕虫工,空持腐鼠嚇。

枉自执一编,时时劳笺擘。鸡肋空咀嚼,弃之良可惜。

且与古为徒,兼以安形魄。

昔予开观光,葛子自扬至。芙蓉出秋水,神清绝神气。

棣萼映堂萱,闾阎称孝弟。挥金辟行窝,昌大斯文地。

再荐乃入京,马群空北冀。乐近天子光,九五正当位。

众凿混沌馀,古锥乃一试。且勿访去华,轻言天下事。

葛岭相君之故居,昔年甲第临通衢。钱横花间甃作径,锦铺泉底流为渠。

后庭三千倾城姝,歌舞绝世冰肌肤。麒麟银裳龙绡裾,佩以文螺木难珠。

相君出拥万虎士,各操斗戟左右趋。剑履上殿帝赐坐,驼蹄七宝分御厨。

望尘拜者颂元老,伊尹周公所不如。岂知一旦事瓦裂,锒铛铁锁载以驴。

我偶过此访废址,狐兔纵横草焦枯。琨台瑶砌不复见,已有野人来种蔬。

却怪当时凿隧道,挟诈出入潜如狙。大臣一身佩天下,版墙复壁何谬欤。

山童从我一壶酒,回首落日悲欷歔。摩挲仆碑共踞坐,尚是御赐淩烟图。

山杏一株临大路,宫桃千叶倚空墙。如何冰雪罗浮女,也学春风半面妆。

  海棠露冷湿胭脂,杨柳风寒袅绿丝。寄来书刚写个鸳鸯字,墨痕湮透纸。吟
不成几句新刚。心间事,口内词,多少寻思。
  玉钩帘控画堂空,宝篆香消锦被重,无人温暖罗帏梦,梦中寻可意种,碧纱
窗忽地相逢。舌尖恨,心上恐,惊觉晨钟。
  芰荷泛月小妆梳,画舸摇风醉玉壶。一杯酒尽青山暮,促归期云共雨,逞疏
狂巽玉喷珠。刚中句,灯下书,此意如何。

东君容我出郊行,过却清明日日晴。怕损落花移屐缓,恐妨啼鸟策筇轻。

春风入髓红颜晕,世事萦心白发生。花下小车如共载,绿阴深处听啼莺。

身到瀛洲须命好,官称庚氏莫言卑。

閒事莫轻涉,困来思吃茶。谁将双蛱蝶,管领野棠花。

登登山径石横斜,一路霜华冷月华。亭忆瀛洲挥彩笔,车行瀚海等浮槎。

五更晓漏羌人笛,四野边声蔡女笳。多少情怀谁与证,冲寒应负上林花。

清晨闻剥啄,喜得薛能诗。风月一囊锦,江湖两鬓丝。

寒城吹角夜,孤馆拥衾时。谁会吟心苦,梅花是旧知。

万事休杯酒,高情谁与论。寄语问安者,谨勿过吾门。

远树惊乌飞不定。烟中渐吐青山影。犬声荒店未开门,西风紧。

霜华凝。半湖残月芦花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