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抢榆枋 一作:枪榆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冬至日舒长,这个长多少。虚空为尺不能量,蟭螟眼中盛恰好。
盛恰好,衒惑神光,迷逢达磨。
画帘官舫清秋,五湖对酒平如掌。簪萸节过,觞梅信远,溪山无恙。
金虎荒烟,紫鸿新驾,连情散赏。问荒池剑气,消沈何处,一泓底,笙竽响。
谁酹祠堂丞相,费勾留、中兴怀想。东风战鼓,悤悤换与,西塘菱唱。
一局沧桑,九能词赋,几回怊怅。愿明年更健,重摩翠壁,倒黄花酿。
太液甘泉冰雪生,君王避暑奏歌声。不须玉女招商曲,自有仙人苦热行。
白头词赋出先秦,只字犹能泣鬼神。桃叶渡头三载客,梅花岭上一归人。
鹧鸪啼处垂丹荔,鸿雁归时满白蘋。惟有寄书书更远,生前想作范铜身。
佩玉身若槁,志在朱陵天。襟怀全楚阔,胸荡洞庭烟。
使君乘别驾,冠盖何翩翩。去问常德洞,令我心飘然。
圣师问得人,澹台部下贤。身心是公事,何烦入室焉。
若访蒋生径,宁无切琢言。
落帆倚芳洲,冷日衔翠壁。沙平野步稳,不费支筇力。
邂逅到幽洞,云水已昏夕。阴崖上苍穹,杳不见辙迹。
岩前月色薄,细路稍有觅。瀑泉号秋声,飞练不计尺。
僧房得少憩,坐久耳方寂。河梁谪仙人,握手见胸臆。
囊无一钱看,志有万里适。拄颊望西山,琢句愈工绩。
同游得二妙,笔障亦劲敌。笑谈颇倾坐,酬唱屡即席。
顾予舌本强,咀嚼觉清液。林泉信幽奇,岁月尤迅亟。
兹游莫辞频,能著几两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