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堂十偈 其七

长空一望如水碧,泉涧幽幽风淅淅。惊人暑退寒渐生,蓼染春红映素壁。

(1162—1237)徽州绩溪人,字处微。幼丧父,事母及祖母甚孝。宁宗开禧中曾游京师,后栖隐山中,结庐名环谷。郡守闻其博学多通,欲见之,以编氓辞。卒,门人私谥康范先生。尝辑《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有《康范诗集》。
  猜你喜欢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下篇
  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城边特地寒。
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

御风来、翠乡深处,连天云锦平远。卧游已动蓬舟兴,那在芙蓉城畔。

巾懒岸。任压顶嵯峨,满鬓丝零乱。飞吟水殿。载十丈青青,随波弄粉,菰雨泪如霰。

斜阳外,也有新妆半面。无言应对花怨。西湖千顷腥尘暗。

更忆鉴湖一片。何日见。试折藕占丝,丝与肠俱断。

遐征渐倦。当颍尾湖头,绿波彩笔,相伴老坡健。

轻烟一抹连天碧。帘前规月和烟白。翠竹落梅疏。相怜雪霁初。

博山香欲烬。风透纱窗冷。四望寂寥寥。闲阶花影摇。

鼠肝虫臂。总是君王赐。一曲狂歌千日醉。管领鸥班鹭队。

故人天上吹嘘。劝予重整簪裾。只恐山中毛颖,于今老不中书。

画眉余兴,哂王章闺阁、都无英物。北阙浮云遮望眼,谁作中流铁壁。

剪豹天关,搏鲸地轴,只字飞霜雪。焚膏相助,壮哉儿女人杰。

投袂太息花前,仰天长笑,正酒狂初发。赤日鳞金霄汉转,坐见岳摇氛灭。

一叶身星星发。与君沉醉,玉台斜过佳月。

拉搭袈裟断带裙,持心不背释伽文。风涵秋水霜涵月,多少浮僧妒杀君。

碧天新霁片云无,一望澄江似练铺。鱼向小孤山下买,酒从彭泽县前沽。

征帆催卸风微转,飞鸟知还日欲晡。五柳人家今在否,凭谁为我问樵夫。

江南杜宇影飘瞥,万里滇蜀啼不绝。群鸟相从羽毛折,夜夜三更口流血。

葛衣老子尔何从,十年饱啖松山雪。问之不答姓与名,仰天长啸中如结。

乞食来往金城市,补锅锯筒手皴裂。相逢河西鲁朱家,杵臼订交讵亲切。

堂上击筑堂下吟,矐目佣从泣幽咽。遗骨不归中原土,西南风至烟灰灭。

允吾古祠荐松肪,铁面梗裔陪俎列。吊客莫叹葛衣单,海枯石烂臣心热。

昔人种竹绕东村,雨后曾看长子孙。春梦觉来纨扇在,晓风凉月重销魂。

招摇指午。
对南宫。
日月相会。
实沉中。
离光布政。
动温风。
纯阳之月。
乐炎精。
赤雀丹书。
飞送迎。
朱弦绛鼓。
罄虔诚。
万物含养。
各长生。

几本仅成畦,山晴手自栽。花逢新过雁,根带旧移苔。

正色通骚籍,清香入酒杯。傥无陶靖节,今古为谁开。

城北朝京路,当涂射雉乡。心原工弋纂,智亦任机张。

诡遇矜多获,雄才喜擅场。所嗟陵谷异,传说几荒唐。

扁舟去平乐,还顾极川梁。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

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

况复千馀里,悲心未遽央。

溽暑郁我怀,携朋寻高爽。出城见南山,幽况夙所赏。

龙泉久神异,风雨灵泽广。别来二十年,老健喜重往。

密树结层阴,峭壁当沆漭。㟏岈䆗窱入,薜萝分披上。

蹑翠陟其巅,大千指诸掌。法王宝地尊,霞光罗万象。

景趣犹如昔,理会顿殊曩。探无悟无极,阅有谢有攘。

临兹诸缘空,耳目余清响。留连恣遐瞩,浩浩神气朗。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

出郭忘远近,十里清阴中。川陆互回没,延缘遂无穷。

冈峦去殊势,竹树交成丛。安知蒙密处,下有溪流通。

石桥路可寻,一转迷西东。烟空人不见,寂寂山花红。

浮云挟山山不移,崭然山碧无云时。纷红骇绿塞涧户,岁寒特厉青松枝。

城南鼓钟若唤客,数来见佛低双眉。此间自具正法眼,参禅却恨无真诗。

登高放眼望大海,日堆万顷红玻璃。时时波涛奋欲起,遥知其下蟠蛟螭。

不觉此身渺一粟,到此有诗安敢奇。更怜众生眯尘劫,惆怅刮膜思金鎞。

此子本非自了汉,向人饶舌津梁疲。台高去天不数尺,手招玄鹤来下之。

长星劝尔一杯酒,乘鹤东去寻吾师。安期之枣如瓜大,饷人一饱长无饥。

呜呼此枣一饱长无饥,鼎丹窃睨胡为哉,而况秦政汉彻非仙才。

当时仓卒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同怀凡八人,成立仅存五。两姊皆早亡,寡妹已失侣。

相依赖长兄,敬事如严父。鸡窗共镫火,说经析训诂。

卅载痛鲜民,门户仗兄主。母氏享大年,逍遥乐园圃。

闲奉潘舆升,戏著莱衣舞。正举八十觞,奄忽归黄土。

苴杖行荒阡,攀号裂肺腑。终丧我北征,分手泣南浦。

昨冬返吴阊,离愁诉缕缕。老瘦非昔颜,言笑类先祖。

欢聚月一周,商榷订宗谱。我行许侄随,旋拨珠江橹。

迢迢六千程,并无别离苦。跋涉未宁息,邮书达幕府。

初言病缠绵,尚冀参苓补。继言药无灵,撒手成千古。

先期遣侄归,棺衾不及抚。我罪那可逃,事过悔莽卤。

终天恨无穷,旁观尚酸楚。况我骨肉亲,如身失一股。

哀雁不成行,秋风泪如雨。

野色层城迥,湖光曲槛通。坐闻清乐奏,偏喜故人同。

乍雨添荷绿,飞霞入酒红。幽怀殊未已,归倚月明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