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崇义(912年~984年),字德川,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南唐宰相、重臣。唐末诗人殷文圭之子。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进士 [2] 。
事南唐嗣主,历官学士承旨、枢密使。嗣主迁南都,辅太子留守金陵。后主时,进左仆射、平章事,后罢为润州节度使,仍同平章事。复以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南唐亡入宋,授光禄卿。初避宋宣祖之讳而改姓为“商”,又避宋太宗讳易姓名为“汤悦”。后奉宋太宗命,与修《江南录》、《太平御览》。
夭夭南国子,声伎妙入神。审音类子野,歌舞倾都闉。
城邑不足留,引领奉韶钧。浮云舞广路,且与闾里亲。
倡家日还往,哇淫累其真。简兮前上处,谓言不足珍。
乐府久隔绝,繫籍犹相因。啸歌且自乐,亦以共嘉宾。
玉堂清冷不成眠,却忆芦埼系钓船。篷背萧萧洒秋雪,画中著我白鸥边。
修竹间三径,林庐自在春。水回流水活,门掩杂花新。
志岂求温饱,诗应泣鬼神。思亲数行泪,独感二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