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送汝去长安。九月西风乍戒寒。辽海云帆何日到,漫漫。
绿水洋中翠袖单。
章台走马最多情,不怕春衫扑粉英。半夜归来寒梦短,潇潇卧听打窗声。
数弓隙地久荒芜,添个轩堂入画图。位置意从疏淡得,周遭境与静虚俱。
乌衣识路新巢定,翠筱窥墙旧径纡。霁景亦延凉月伫,俗尘能到此间无。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短褐宁陪衣绣行,相忘道术愧深情。光分玉树精神合,气肃金盘沆瀣清。
孤凤远归阿阁晚,六鳌浮去五山轻。微踪亦与扁舟约,烟水南询第几城。
仙种出瑶池,山中罕人见。不期结实多,期识春风面。
抱帚倚户立,寒风吹衣巾。凌晨汲土井,洒扫庭陔尘。
扫尘不扫雪,留取寒意真。弃帚出门望,边尘浩无垠。
俯视秽草积,仰见黄云昏。放废敢晏安,劳力清心神。
强炼未死骨,涸水潜穷鳞。家破散如雨,一仆随征轮。
偶效胼胝力,赪颜诩辛勤。万里亲童奴,傲惰谁能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