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武平一,名甄,以字行,武则天族孙,颍川郡王载德子。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中宗复位,平一居母丧,迫召为起居舍人,乞终制,不许。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虽预宴游,尝因诗规戒。明皇初,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既谪,名亦不衰。开元末卒。诗一卷。

  猜你喜欢
绿尽烧痕芳草遍。不暖不寒,切莫辜良宴。罨画屏风开羽扇。薄罗衫子仙衣练。
晚雨小池添水面。戏跃赪鳞,又向波心见。持酒伊听声宛转。樽前唱彻昭阳怨。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江南砚工巧无比,深洞镌斲黑蛟尾。
当心隐隐骨节圆,暗淡又若帖寒朏。
样传孔子留庙堂,用称右军书棐几。
皇皇御史从东来,役徒四万如屯螘。
春风摆撼桃杏醉,野亭置酒话亹亹。
是时复有蔡中郎,笔法纵横字瑰玮。
入门下马索纸书,虬腾虎攫惊神鬼。
主人得书不惜砚,赠予觅句题花卉。
醉携惟恐失手坠,包以弋绨藏以篚。
明朝聊记一时事,驰骋文章诚不韪。
绳床欹坐任崩颓,双眼醒醒闭复开。日月更无闲里过,
风骚时有静中来。天真自得生难舍,世幻谁惊死不回。
何处堪投此踪迹,水边晴去上高台。
劝君莫过南充路,恐被冯休笑一番。
宾朋满座酒如江,雪月风花应接忙。
揽尽山林閒富贵,沧江公子太强梁。
子欲济民非为己,我贪修道不忧贫。
直须勉强方成业,只恐因循易老人。

不然诗虽存,诗义终支离。论语首学而,其教先自治。

继之以为政,而后论所施。孟子则不然,所重在救时。

知言与养气,姑弗遽及斯。先载齐与梁,两君问答词。

其于本末间,似乎倒置之。尼山与邹峄,同为万世师。

何敢妄拟议,愿为深长思。

谁许人龙万古真,草堂还作一番新。东坡老黯真何物,太白如来又后身。

自古山虽老有犬,后来秦亦岂无人。公墩我屋休相较,沧海看飞白日尘。

翁年八十俨寒筠,耸骨方颐鬓艾纷。旧种槐枝高入汉,今倾桂醑泻从云。

儿郎绕膝微摇锦,宾从过门半是文。眼见吾侪是童丱,转惊五十四年人。

吟怀默默唤愁生,旧赏新游总未成。燕子不来春欲暮,萧然又过一清明。

才子连镳俯近坰,强缉巴词醉墨轻。
我辈讵能捐习气,伊人底事寡诗情。
漫令抆目朝朝望,无复挥毫字字清。
冷淡生涯殊不恶,想应着意讳穷名。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说着登山有好怀,便携樽酒陟层崖。乾坤胜境无拘禁,今古游人自往来。

尘占石台芳草弱,鸟啼云窦碧桃开。归来记取曾游处,展卷灯前取次裁。

叔宝羊车海内稀,山家女婿好风姿。
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
聚族逢修偃,垂绅偶会昌。
里闾师重厚,门阀诫轻扬。
木垅堆云秀,书帷积雪光。
清名传异域,丽句出中堂。
玉蕴山还润,兰生谷更香,
友朋敦布素,童稚味膏粱。
铸剑归农器,休牛见服箱。
斋心常拱极,端简中秋霜。

明月皎皎流素晖,宿禽栖树惊忽飞。感此夜分不能寐,忧怀辗转若有维。

披衣出户何所见,秋花烂缦霜中瘁。苍昊布惠万物茷,青娥司运百卉腓。

谁知造化竟何意,由来好恶同荣萎。始悟人生须行乐,胡为憔悴令心悲,慊慊怀忧终何为。

临溪照影为谁好,映竹无人空自怜。

无圆位中,一毫难状。
於第二门,有个模样。
长安城里卓红旗,雁荡峰头翻白浪。
更要不睹是籍没一切人家财,犹要算白帐。
孤踪短艇寓江滨,眼盖乾坤彻骨贫。
接了夹山钻入水,至今恩怨不曾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