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宗师,唐散文家。字绍述。樊泽之子。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河中(府治今山西 永济西)人。始为国子主簿。著有《樊谏议集七家注》等书。历太子舍人、绵州刺史、绛州刺史等职。后改任谏议大夫,未及上任而卒。他虽为武举出身,对文学亦难割舍。他是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参加者之一。为文力主诙奇险奥,刻意求奇,喜用生僻词语,流于艰涩怪僻,时号“涩体”。原有集,录诗七百六十九篇,已失传,今仅存散文两篇,诗一首。后人辑录元、明、清各家有关两文之注释,为《樊谏议集七家注》。
维舟大江浒,西登皖城隅。遐思浩无际,怀古在踟蹰。
桓桓青阳公,忠节溢寰区。坚军守兹垒,七载枕戈殳。
上书久不报,援绝形势孤。全家俱守死,取义捐厥躯。
时去事己往,令名天壤俱。入祠拜英姿,灵爽犹俨如。
褒封显幽愤,庙食扬休都。起敬仰馀烈,临风发长吁。
媲美巡与远,伟哉皆丈夫。
轻阴冉冉。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
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
寒添白袷清明后,扫不尽、随风微敛。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悲九秋之为节。物凋悴而无荣。岭颓鲜而殒绿。木倾柯而落英。
履代谢以惆怅。睹摇落而兴情。信皋壤而感人。乐未毕而哀生。
秋夜清兮何秋夕之转长。夜悠悠而难极。月皦皦而停光。
播商气以清温。扇高风以革凉。水激波以成涟。露凝结而为霜。
凡有生而必凋。情何感而不伤。苟灵符之未虚。孰兹恋之可忘。
何天悬之难释。思假畅之冥方。拂尘衿于玄风。散近滞于老庄。
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于一指。等太山于毫芒。
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
岂复寿夭于彭殇。
村深一径远,幽鸟喜相呼。心与天光静,身兼鹤影孤。
雨苔随地有,木叶过霜无。为问蓬壶客,何年种白榆。
客里光阴速,天涯道路长。漂流知几处,奔走已三霜。
似汝年犹壮,如余老足伤。应惭谢氏已,徒忆阮家郎。
识旷惟游衍,时艰可荐扬。第须依竹径,未用羡罗囊。
卜卖严公术,医钞陆姓方。暇仍研史册,閒亦爱诗章。
运至终超达,道穷姑退藏。晴窗开药笼,雨馆倚书床。
苕水支支绿,淞云片片黄。客行随处是,旅食在身彊。
白首摧颓甚,青春奔迅将。频年同患难,此去莫凄凉。
木德迎新节,条风换岁阳。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
出门怅何适,满目尽芳草。不见故人来,惟见春花老。
春花几度藏月多,别时容颜今如何。忆昔香车驾初枉,握手中庭秋月朗。
幽蛩啼歇寒霜飞,野风四起群木响。我心此时悲蹉跎,君未知之呼我歌。
我歌一曲君戚戚,徘徊为之三叹息。自从君归长别离,春秋燕雁更代飞。
几折垂杨无所赠,倚遍碧桃总相思。相思出向清溪头,溪上飞花逐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