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
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
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
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
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
《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
六经为稻粱,此亦膏与脂。不可一日无,使人发华滋。
适口莫如约,拙养聊自怡。刘君称汉圣,董生书玉杯。
谢力有未能,吾知固有涯。吾子天骨高,古风还可追。
鹄卵在啄抱,庚桑惭鲁鸡。傥欲师古人,为子诵所宜。
黄竹浦间几劫灰,祠门正对舜江开。土人不识忠魂返,但讶天边雪浪来。
小雨驻云风借威,回眸千里玉山辉。涂人竟比麻衣色,野老时惊白雁飞。
梁苑正应延上客,齐宫遥想辟重闱。谁云自郐无讥者,一曲阳春可见微。
毕公茁南宗,来自珠玑巷。叠滘与弼唐,凤鸾相颉颃。
太守冰蘖声,中丞铉鼎望。翁继以直鸣,鹿门光倍盎。
殷鉴喻借秦,安边韬绍尚。寿宫履虎危,正学批龙戆。
茅蕉裸就烹,郇模筐持葬。穹苍贯精诚,二贤岂多让。
三黜道逾尊,群咻气弥壮。昨通政府书,惊定仍奖赏。
年兹八十齐,发宣神更王。秉直定长生,算越期颐上。
歌舞冈非昔,祥兴事亦阑。崖门传驻跸,辇道忆呼銮。
一代降王去,千秋正气完。抚时思往迹,感激发遥叹。
五湖荐云扰,晋宇如瓜分。修蛇与封豕,乘时肆妖氛。
茁彼池中蒲,雄姿盖世闻。投策渡江表,目中无晋君。
兵威奋烈火,玉石将俱焚。谢傅运帷幄,子弟将中军。
战血漂淮水,杀气凌浮云。遂令轩冕士,不污犬羊群。
伟哉淝水捷,可方城濮勋。吁嗟谢安石,后世之桓文。
彼哉清谈辈,碌碌何足云。
茶炉半枪始展叶,夜窗手点浮绿雪。开门密霰手满庭,狂呼失喜冠缨绝。
轩辕忍寒肩辄耸,柴桑习懒腰愁折。松枝插户压渐低,镫影摇空暗欲灭。
生涯碌碌风轮转,岁月堂堂电光掣。频浮蓟北柏子樽,苦忆江南梅花缬。
停云远道空滞留,归梦残更付骚屑。诘朝初旭雪半消,似有仍无只一瞥。
空中色相定何著,文殊师利犹多说。便须参访不二门,顾我舌根钝于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