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鬓绿飘萧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此意悠悠无限。有云山、阑人醉懒。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已尘土。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能唤否。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烦君妙语。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白门杨柳正啼鸦,旧院春深锁落花。钟阜晓峰当殿出,秦淮烟水绕城斜。

空闻玉树晓遗曲,难向乌衣问故家。昔日酒旗歌板地,几人轻舸载琵琶。

九寺官高重两京,北来冠盖且南征。清怜解橐留家地,老识登堂拜母情。

司马昼游非衒宠,欧阳夜坐本求生。况逢紫凤衔书日,盆覆须教仰大明。

看天街、嫩凉如水,知它今夕何夕。曲终酒醒人归去,怎遣者番岑寂。

愁默默,但屈指醒宵、不鼓云和瑟。病怀碎积。叹心似回潮,身同残烛,百感正交集。

红楼外,猛地谁家倚笛。一声声又悽恻。故园杨柳依然在,报甚秋风消息。

灯半壁。偏照得、纱幮有梦难寻觅。窗儿渐黑,早月堕回廊,钟敲远寺,满院晓烟碧。

十里吴堤踏暖尘,老怀忽忆故乡春。
泥金孔雀裁歌扇,刻玉麒麟压舞茵。
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
而今白发东风里,疑是前身与后身。¤

画阁正当江口,朱栏斜向山腰。三更醉舞露华高。

青天上,吹碎玉人箫。直把兰觞倒露,不须桦烛频。

蕊珠宫里夜蟾娇。回头处,银汉接红桥。

山峭。彩霞照。一颗神珠常吐耀。无穷瑞气长笼罩。更有祥烟袅袅。三清专遣青童诏。报道无为功要。

东风吹鬓,韶光暗去,怕难支、羁怀情绪。自听沙弥拂玉轸,缭垣低处。

恍潇湘、泪啼姚女。

灞亭秋老,枫江雁叫,入清商、弹来如许。飒飒凄凉小窗下,浑疑烟雨。

问梅花、此情谁诉。

寒近寒自早,山空月方迥。爱此簿书稀,对月啜枯茗。

推卷起就枕,夜阑清梦醒。四境胜地多,云壑洞幽暝。

野鹤唳一声,孤峰秀逾挺。安得踏苍烟,直上盘崖顶。

自我出关来,无日不见山。萦回数百里,往返疲且艰。

佳处固幽旷,道旁多粗顽。树木望如赪,但觉山风寒。

今朝扫阴霾,夕阳忽来还。龙门觌面迎,黛色若可餐。

乃知千蛾眉,惟在心所忺。美恶固无常,志士发长叹。

正妙年,不觉的老来到。思往常,似昨朝,好光阴流水不相饶,都不如醉了,睡着。任金乌搬废兴,我只推不知道。

从退闲,遇生日,不似今,忒稀奇。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

客可人,景如意,檀板敲,玉箫吹。满堂香蔼瑞云飞,左壁厢唱的,右壁厢舞的。这其间辞酒杯,大管是不通济。

试算春,九十日,屈指间,去如飞。三分中却早二分归,便醉的似泥,浑都有几时。把金杯休放闲,须臾间日西坠。

人会合,不容易,但少别,早相离。幸然有酒有相识,对着这般景致,动着这般乐器。主人家又海量宽,劝诸公莫辞醉。

人笑余,类狂夫,我道渠,似囚拘。为些儿名利损了身躯,不是他乐处,好教我叹吁。唤蛾眉酒再斟,把春光且邀住。

自隐居,谢尘俗,云共烟,也欢虞。万山青绕一茅屋,恰便似画图中间裹着老夫。对着这无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

骥子生来骨相奇,满沟汗血落胭脂。空门纵有驮经日,得似牵过白玉墀。

浪水清且白,频年照行役。褰裳涉微波,微波去无极。

悠悠溪上山,送我往复还。与君临水别,幽恨寄山间。

绮疏微透晓光寒,欲贴鸦黄展镜鸾。
错怪桃花似侬面,一番风雨便春残。

田园日芜秽,衰迈不自治。童仆肆疏懒,子孙习娱嬉。

良苗杂稂莠,瓜瓞缠蒺藜。草深狐兔聚,水积蛙蚓滋。

念兹每独往,邈焉起遐思。世事亦如此,重令我心悲。

檠灯耿夜窗,夜雨欲达晨。寒鸡催晓色,结束征车轮。

车行马上霜,送子西入秦。二年绝廪禄,此去当通津。

人生萍托水,相遇即相亲。况我与夫子,恩意踰天伦。

屈指十日别,今君千里人。关山行役劳,欲雪风怒嗔。

投身声利区,纳足冠盖尘。铜墨不须叹,君心知爱民。

岁晚勿滞留,归及江南春。

竿影如林立,湾环野渡横。帆从村畔转,水绕地中行。

风静千艘稳,波澄两岸平。我来缘乞米,又复向春明。

生平酌与吟,谁是见君心。上国一归去,沧波闲至今。
钟繁秋寺远,岸阔晚涛深。疏放长如此,何人更得寻。
心佛及众生,笑而还复喜。
笑喜本无根,缁素诚有旨。
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
道理深,何处寻。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