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有鸟思万里,铩羽返故林。故林堪幽栖,哀鸣非素心。
有鱼随风雷,点额返故池。故池堪潜伏,变化会有时。
飞鸟与鱼言,不畏图南迟。但畏榆枋间,腾笑难为辞。
池鱼听垂头,涸辙非今始。荣枯岂自由,苟得安足齿。
君在蓬蒿生,何如金丸死。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
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
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自写江南肠断句,恨少紫云擪笛。
馀子徒劳,此才不易,鹿角谁当折。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