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称王谢,于今亦盛门。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都然莫施设,恨向九原吞。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川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雨中遥忆梅花落,梦里时教玉艳分。东阁数枝愁水部,空庭一片懊参军。
为尔咨嗟长独立,馀香远迩风前入。气味偏依冷韵留,精神转令寒芬袭。
寒芬冷韵逐谁飞,银缸金鼎耀霜帏。满面红妆相对出,谁怜白雪少光辉。
以兹感叹为花泣,寄语阳春花下集。取实和羹自有时,花落花开毋太急。
自古徒兵泽潞雄,选齐尤见四州公。堂堂气与鼙声壮,闪闪旗翻日脚红。
衲僧无作为,亦不坐无作。红尘本自寂,谁解释尘纷。
一机虽妙常,要如千钧弩。弩满发机全,破的惟等闲。
持此入红尘,是谓尘中眼。应变犹如如,善导无所事。
贫富自谁何,知音即所遇。得意早归来,资吾无尽藏。
稽首宝陀山,观音大菩萨。三十二妙应,垂福于人天。
慧日廓圆明,隐微无不照。我等由宿植,于菩萨有缘。
曩善一毫端,菩萨悉能鉴。今兹一何幸,联樯来宝山。
淑景德惠风,沧海如鉴净。朝发东秦岸,须臾达莲宫。
僧饭洗钵时,相与瞻远峤。□□跨巨浪,侧足骨毛□。
自念尘坌身,得伴清净侣。同声讽密语,复念我师名。
注目渴慈光,忽睹紫金相。崆峒石窟上,宴坐自在容。
云雾不蔽亏,跪礼得良久。偕来无老稚,咸识应现尊。
赞叹且忻惧,得所未曾有。我念现前众,中多大福人。
久新迎我师,所祷如响应。为我忏众恶,遂亦见如来。
同办起心香,复陈一日供。倘以昔善积,获此大吉祯。
愿敦未来因,永托如来记。浮生如梦幻,孰处放教生。
戒杀多素羞,广阅如来藏。分阴实可惜,栖迟必山林。
料理般若舟,长想菩提岸。群生迷苦海,拯援使知津。
共发向上心,无□同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