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寺

沿竹寻僧院,傍溪叩佛堂。溪回水自曲,竹密山亦凉。

供客三杯酒,参禅一炷香。听谈心未倦,溪竹已苍茫。

林青莲,清乾隆年间(1736~1723)凤山县人。生员。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猜你喜欢

仓皇问君父,忠孝两关心。绝胜杞梁妇,惟知哭藁砧。

九衢言语乱入耳,三市尘沙眯人目。
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
恨无栖宿在清旷,欲弄潺湲愈烦燠。
道人谁氏斥佳境,决汉披霄敞华屋。
骈罗嶷嶷三秀石,丛迸娟娟两修竹。
云蒸雨泄被岩壑,海倒河垂动林麓。
顿惊俯仰远嚣浊,岂直形骸摆羁束。
解衣坚坐暝忘返,饮水清谈心亦足。
丈夫壮志须坦荡,曲士阴机谩翻覆。
青鞋赤舄偶然尔,安用区区巧追逐。

漱芳倾液饱心胸,久矣高名在郢中。遂请丛祠方养气,卜居萧寺且谈空。

结交许入丛兰室,招隐奚须桑苧翁。妙语鼎来惊创见,益惭白豕过河东。

江上西风晚。野水兼天远。云衣拖翠缕,易零乱。见柳叶满梢,秀色惊秋变,百岁今强半。两鬓青青,尽著吴霜偷换。
向老来、功名心事懒。客里愁难遣。乍飘泊、有谁管。对照壁孤灯,相与秋虫叹。人间事,经了万千,这寂寞、几时曾见。
举头又是菊花天,走遍山林命苟全。
忍赋庚寅伤乱世,漫书甲子记流年。
陶篱一醉虚抛久,萧寺重游梦觉然。
今是何时成此会,教人平地说神仙。
虽非戚戚小人儒,亦岂堂堂大丈夫。
写向广文官舍里,巍冠为我讲唐虞。
饱食频频只鴬斯,可堪迅景隙驹驰。
不逢犹是桐为弩,当价胡宁菌作芝。
天策寂埋三弄笛,楚山穷处四愁诗。
将坛可复宜衰病,此柄须君为主持。

台城隋苑总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峭绝崩云处,泓澄忽此逢。
宁知一勺水,清润入千峰。

秀出三株树,芳联五桂枝。杜家怜骥子,徐氏重麟儿。

已有高门望,方当志学时。一杯添寿酒,满酌不须辞。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
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
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服义题书箧,邀欢泛酒杯。
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
北登嵔gF坂,东望姑苏台。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
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

从来歌吹说维扬,我念琼花不再芳。今夜窗前看明月,却疑明月是雷塘。

送人多折柳,唯我独吟松。若保岁寒在,何妨霜雪重。
森梢逢静境,廓落见孤峰。还似君高节,亭亭鲜继踪。

竹架已藏扇,陶瓶时煮茶。疏疏十日雨,开尽黄葵花。

团圆才放此宵奇,谁解翻逢正蚀时。点缀未惊仙女梦,昏迷空障桂花枝。

运衰多在清明世,身贱何须诡怪诗。从此不教情着我,任从欢合与悲离。

新荷夜卷梨花雨,青山倒浸琵琶渚。
新裁荷服雅称身,著入池中不知所。
床头《黄石》读已尽,尚余一卷金仙语。
施之人间无所用,挟向松林避烦暑。
林中月出迟渔郎,岭上茶生期姹女。
乡音哑哑可怜生,贱却清宫激梁楚。
银河无际渺澄空。一点寿光中。此夕谪仙初度,清歌吉甫清风。
文章间世,曾亲玉座,屡赐金钟。丹禁若须鳌便,赤城唤取渔翁。
开炉无可做,大家团团坐。
坐久却成劳,拨动炉中火。
火星忽迸散,内外俱照破。
一声寒雁叫长空,云中道人正高卧。
蓦忽翻身吐气来,且吃胡饼十数个。
食饱多伤心切,切忌向净地上屙。
九山互锁碧烟深,路转花香恼客吟。
归鹤带云回谷口,潜蛟飞雪喷亭心。
洞中无计寻芝鼠,箬底犹闻捣药禽。
莫欢仙凡几尘隔,菊花岩畔是知音。
元和文物盛群贤,僧借蓬莱住列仙。
画入帘栊烟外寺,鉴摇台榭水中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