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冲长江月夜图

十年京口几经行,记泊金山问水程。浩浩夜江流月色,萧萧风荻乱秋声。

扁舟载梦醒何处,独雁叫霜天未明。当境有诗常错过,今看图画见诗情。

江湜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诗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三与乡试,皆不第,出为幕友,历山东、福建等省。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咸丰十年,奔走避兵,忧愤而死。诗宗宋人,多危苦之言。有《伏敔堂诗录》。《吴中先贤谱》 苏文 编绘。

  猜你喜欢
琐琐饥年事,骎骎谷价高。
人将委沟壑,谁肯发仓厫。
涸沼鱼枯死,荒村犬饿号。
与人同一饱,安得米千艘。
晚景聊摅抱,凭栏几荡魂。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
幽径薜萝色,小山苔藓痕。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
登高时节异乡中,回首家山隔乱峰。
白酒莫辞今日醉,黄花不似故园逢。
苦嗟节物经秋老,赢得情怀为别浓。
却爱紫微诗意好,笑歌开口强为容。

碧鸡催晓。正话别、匆匆未了。又咫尺、销魂桥上,南浦绿波芳草。

记昨宵、醉褶罗襟,玉山拚为金樽倒。爱皎皎当窗,盈盈隔水,那个人儿窈窕。

自油壁香车去后,路远西陵月悄。恨同心带缓,露兰啼歇,多情却被无情恼。

最萦怀抱。把双双骰子,重重喝采占佳兆。桃花有意,前度刘郎未老。

宝塔摩青苍,招提岁久荒。
秋高栖俊隼,夜深月影长。
寂寂星摇荡,飞霞入栋梁。
守僧都去尽,萤火作灯光。
鬼哭思禅度,遗经风日张。
独有来巢燕,呢喃似宣扬。
停骖伤古意,云合草头黄。
闻说当年盛,钟鱼彻上方。

今年春事,又匆匆过了,画帘吹絮。昼掩蘼芜深院静,愁锁一庭香雨。

荫碧池塘,闹红台榭,都是鸠啼处。远山凝翠,有人还忆眉妩。

回想趁月移船,临风擪笛,多少闲情绪。却是旗亭花落后,零落酒边残谱。

巷陌饧箫,寺门茶鼓,总负寻芳侣。断肠无那,锦屏题遍新句。

四月二日天清和,夏家亭子熏风多。扁舟出郭兴无限,三杯草酌颜先酡。

向夜蛙声闹深竹,中池星影牵微波。歌残酒尽人不醉,篷底独眠愁奈何。

一片无为霜雪心。自然尘事不能侵。长舒云袖舞双林。九转丹砂生紫雾,一溪白玉云黄金。山侗唯恨少知音。

郁郁复苍苍,园陵气渺茫。城回江独涌,云散殿空凉。

攒乱功初震,开基德倍昌。断蛇无剑化,铸鼎有弓藏。

隧道悬钟鼓,明楼带阜冈。乌朝分早暮,芝产辨阴阳。

象设规模壮,祠官礼数详。岂期休运厄,忽使寇氛攘。

率土成猿鹤,弥天纵虎狼。燕京旋改玉,沧海遂栽桑。

门欲罘罳坏,庭谁謦欬扬。中珰头总白。遗户业俱荒。

亭破抛宫瓦,碑残压御墙。樵余松柏秃,烧后黍禾长。

尚喜龙回驭,重闻骑捧香。烝尝修异世,肸蚃动今皇。

登拜仪严肃,宣传语炜煌。共惊唐六典,犹重汉三章。

故国游仍到,新亭感可忘。衣冠原庙尽,抔土何须惜,家居苦自亡。

画难追贾、邓,史忍读宣、光。乍对铜驼泣,还凭石马伤,蒋山形胜在,落日半昏黄。

逐队长归去,玉环遗此山。千秋传异事,吾意有无间。

天开名世五百年,运当启圣先储贤。威灵祥凤出奇瑞,十洲三岛高腾骞。

为天立心民立极,续道命脉开真传。日生旸谷苍凉间,辅道王德充其全。

辉光笃实君蒙著,一朝扶翊升虞渊。黄枢紫闼求甘盘,风云赫奕龙飞天。

正君定国有根本,披腹造膝无拘挛。圣皇动息结师保,宫事府事咸咨焉。

功业巍巍心翼翼,不白得君如此专。已知步武通霄汉,但视富贵如云烟。

先生所乐非世权,要以道觉天民先。经纶尽信中庸旨,业履可稽儒行篇。

指挥丙魏去痹陋,洗刷周召增光鲜。至诚待物微且及,未施而信民陶然。

四方善类今徯志,直道共由无觉偏。惟天大任固有属,囊括四海空三边。

九秋硕果标林端,天根已具阳萌前。六度芝耀启初度,颂声洋溢瞻霄跹。

先知已契蓍百荚,久视更期椿八千。青衿学子愚且孱,龙门夙昔惭扳牵。

愿依金鼎力薪水,庶与鸡犬同登仙。

尉佗城外树含烟,朝汉台荒雉堞连。寂寂了无兴王气,累累空有化人眠。

霸图自昔疑开粤,帝业如今已在燕。愁杀鹧鸪啼落日,不知兴废递推迁。

翠滴溪桥水冱澄,更深斜月映寒星。巉岩何代点头石,卧听高人夜读经。

曾发箫声水槛前,夜蟾寒沼两婵娟。微波有恨终归海,
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带将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
荣华不肯人间住,须读庄生第一篇。

桂花香满脩廊,皓月当空照我。徐徐三弄瑶琴,恁地有何不可。

语不邪,笑不来。拙铺设,巧安排。猢狲将板拍,野老舞三台。

江岸晓霜飘。襆被装成上小舠。自笑今年空浪迹,如皋。

风雪归来冷布袍。

回首也萧骚。十丈愁城无计消。差喜担头馀长物,椰瓢。

博得童儿笑语高。

柳塘烟起日西斜,竹浦风回雁弄沙。
炀帝春游古城在,坏宫芳草满人家。
日斜未理妆,昼长人易倦。
回扑砚上蝇,墨花溅团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