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山丹

叶剪青油药渥丹,春风随众出栏干。碧桃黄菊凋残后,谁伴长松到岁寒。

林迥,字子山,罗源(今属福建)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诸科进士,授惠安簿。历金华丞,以老告退,归南华洞。著有《南华集》,已佚。清道光《罗源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星岳钟为一木奇,霜皮剥落类骈胝。
生从洚水初平日,阅尽青山无老时。

凉飙透窗纱,萧萧弄秋色。妾在江南尚不堪,况君远在阴山北。

风吹妾衣寒,妾念君衣单。起来捣衣明月下,不辞膂力摧心肝。

一声孤闷添,两声双泪堕。三声四声情转多,无数离愁搥不破。

须臾捣到千万声,中有万恨千愁并。不知游子在万里,今夜魂神宁不宁。

燕南倦客江东去,一见澄江眼为开。红日远疑从地起,青山近欲傍人来。

中流击楫空怀志,南国持衡独愧才。渐觉故乡风物近,十年一到思悠哉。

池鱼不知海,越鸟不思燕。
蚯蚓霸一穴,神龙轻九天。
小大万相殊,岂惟物性然。
君子勿叹息,彼诚可哀怜。
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桂殿风香暗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安得云鬟香臂,飞入瑶台银阙,兔鹤共清全。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

翠筱萧骚入屋寒,欻惊平地起风湍。驯除饥雀低飞去,弱羽毰毸似畏弹。

去经十数里,霜露凄枯田。蓑笠既挂壁,桔槔亦倚垣。

相从尽邻曲,言笑仍喧喧。惟此老瓦盆,酒浆稍罗前。

奈何不解饮,而喜鲸吸川。有如善泅人,观者乃在船。

寸心久已醉,双眼方醒然。世俗正驰骛,悲哉东西阡。

识字田夫雪满簪,种桃久矣入山深。
五星便是丛奎宿,不上黄花老圃心。

长堤柳外望悠悠,山远天空万顷浮。渔牧几家生计薄,凫鹥春水野情幽。

扁舟草泽谁真隐,二月洲田半妇耰。东兖源流夫子国,获麟犹记古河陬。

早起饭黄犊,落花春水浑。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

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

耀真曾此聚群仙,谁似飞来七洞天。但说峰头多异鸟,不知浮海是何年。

横云池馆已荒凉,衰柳今依选佛场。细路独来寻曲涧,孤亭无主倚斜阳。

芦摇霜气飞千点,雁逼风棱并一行。惟有西山肯留客,湿岚如画石桥旁。

世道非时懒屈人,小斋容膝且安贫。河图不出空歌凤,鲁史将终遇获麟。

云掩松窗低结暝,水行花径曲流春。近来颇得幽閒趣,几夜青山入梦频。

谁与分天巧,裁成云锦裳。
春花笼淡月,秋水照斜阳。
得句皆奇伟,知音尽老苍。
尚期京国路,相与较宫商。

寒树似添新喜色,野猿犹听旧吟声。

冶兴犹浓,游情漫急,素鸾初到花里。魄已新添,提起前宵心事。

恨圆晖、圆不多时,刚两转、便难相似。游戏。是吴郎斧快,一边修去。

屈指休题七字。恐牛女河边,懵腾惊起。回笑嫦娥,瘦损而今方始。

但假借、算日为年,恰金雀、鸦鬟年纪。妍丽。喜秋光末减,馀波犹绮。

曾道名驹汗血回,千金身价重登台。而翁此日方悲失,稚子无心貌得来。

目下骊黄应莫辨,毫端变化若为开。一时鞭弭俱随手,腾踏教看远驭才。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落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