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喂雉看猿挂白云,放鹇留鹿立斜矄。同群鸟兽何不可,七十二番于国君。
望丹山碧水,豁尘眼、一天秋。听紫燕啼烟,元蝉咽露,风冷平畴。
登楼。试吟旧赋,今来叹古往总悠悠。天意炎凉易换,世情翻覆多尤。
心头。铭刻两眉。愁知己、恨难酬。忆金分、绣稿花传绮席,前事如流。
沉忧。至今未解,奈衷肠欲诉竟无由。难道延年有术,五云遮断瀛洲。
乍暖微寒,一天雨酿,黄鹂愁湿声声。小楼静悄,萧然日坐愁城。
不为伤春多怅望,无聊偏觉意难平。消磨尽、雄心壮志,空自悲鸣。
欣逢双鲤堪凭。记去时年月,往事分明。几番欲展,见重重密印层层。
多少閒情萦旧恨,闷怀未了怕还增。看光阴、年年虚度,却似浮萍。
回舟暮色苍,张镫促晚宴。酣嬉杂诙嘲,酒红初被面。
隔船多窈窕,清歌拂纨扇。夜深人意阑,湘女逞灵变。
笑口诚难开,莫怪恣游衍。听歌且缓行,船头月一片。
剪烛楼东。秋宵爽、拈针刺绣芙蓉。彩绒轻理,配合澹绿深红。
病质虽如篱菊瘦,缍怀恰比露华浓。听凄清、征鸿嘹唳,目送长空。
人在纱窗小坐,拟赋诗遣兴,树杪摇风。飒飒萧萧,频搅井上疏桐。
尤惊梵音聒耳,是何处阇黎鸣夜钟。回眸处,见一弯残月,斜挂高松。
碧云暮合。不教预赏中秋月。凉生楚观风初歇。山影沈沈,相对两奇绝。
湘人怅望黄金节。只愁酒散仙舟发。凭谁为与姮娥说。
明夜虽圆,空照人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