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赴袁州次香馆

病舆憩上馆,缭绕向山隅。荒葛漫欹壁,幽禽啄朽株。
力微怯升降,意欲结踟躇。谁能挹香水,一为濯烦纡。

  [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仲师,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年前后在世。天宝间,避地至江西,与符载、李群、李渤(全唐诗作符载、崔群、宋济。此从唐才子传)等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日以琴酒相娱。衡工吟咏,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盖自谓其声韵响彻如此。有人盗其文登第,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其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乃笑曰:“若是,犹可恕也”。官至大理评事。衡著有诗集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
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於世本无求。
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愁来须强遣,老去只求安。
酒熟思招客,诗成胜得官。
梅花天下白,雪片夜深寒。
衲被蒙头睡,悠然百虑宽。

江声砧杵入层楼,预作人閒八月秋。虹外挂无穷远思,雁声鸣不断新愁。

汉淮赤地不知里,巴蜀青天更上头。蹇我康时分无策,只祈一饱暂销忧。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许公碑石尚参天,科斗消磨不记年。公子经纶唐第一,乡邦述作近谁先。

啼鸡催晓发,度雁倏秋深。自是羁怀甚,兼多草际吟。

风清山易冷,月落阁还阴。木叶兼江浪,方添隐几心。

麴尘裙与草争绿,象鼻筩胜琼作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涧草萋萋绿,林莺恰恰啼。汀沙过雨便无泥。换得芒鞋随意、到前溪。

浦溆浑堪画,云烟总是题。江湖老伴一蓑衣。真个斜风细雨、不须归。

城复于隍四十年,荆吴忽尔举烽烟。雄藩已设金汤固,惟婺还如铁瓮坚。

十万役夫操畚锸,三层埤堄列戈鋋。引锥蒸土民劳止,但愿皇图际幅员。

春气熏人未耕作,江草青青牛齿白。牛饥草细随意嚼,老翁曲膝睡亦著。

蓬头不记笠抛却,午树当风梦摇落。梦里牛绳犹在握,昨夜囤头牛食薄。

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湖水缩犹悍,江势高更危。舟师晨济江,蹴浪殊险巇。

如溯八节滩,咫尺不得离。日出杳霭中,风定乃少夷。

朝过博望山,暮宿瓜步湄。计程到江南,看云慰我思。

归心长淹泊,卧听江流澌。吾生如老妪,少即闭深闺。

亦思来长风,年往气渐衰。量己颇已审,通人勿见嗤。

新结方桥跨两间,更渠清溜作潺潺。
春来得句因池草,病起无端减带环。
楼迥却愁多见月,城高元不碍看山。
销忧况有诗书在,赢得湖边日日閒。

廿四桥头步。听箫声、等闲吹过,良宵三五。偷向十三楼上望,漫掩四围朱户。

吹好梦、十年一度。数遍巫山峰二六,第一峰、留作行云路。

双星照,七襄渡。

三三径里三生谱。傍花前、栏杆六曲,三弦同诉。谈到绿腰花十八,半晌魂销色舞。

添八字、一痕眉妩。世六鸳鸯分四角,早二分明月三更鼓。

且莫把,四愁赋。

百年残碣翠堪扪,吟骨虽寒品地尊。盛世遗民皆自得,空山流水不曾浑。

楚亡岂识春申涧,晋末还余谢傅墩。沧海桑田谁后死,有人涕泪赋招魂。

昔年簪组隘丘门,今日旌幢一院存。
何事商於泪如雨,小儒偏受陆家恩。

春色日芳菲,逍遥邻院归。扑竹添新粉,飞花点素衣。

随风过别浦,曝日向南枝。暗惜双飞处,芳华今未稀。

鹄白乌本玄,松直棘自曲。
清净比丘僧,却须入地狱。
溪上道人幽思长,堂开东郭引青阳。
日斜开户看山色,十里泉声半在床。

百万呼卢一掷成,澶渊孤注仗公擎。呼鹰走马儿时事,击羽披鳞殿上声。

烧烛千条张宴日,蒸羊一具款宾情。相公直气才无匹,寂寞楼台渭水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