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道中十四首 其三

许公碑石尚参天,科斗消磨不记年。公子经纶唐第一,乡邦述作近谁先。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猜你喜欢
鸾镜晓含春,蛾眉向影嚬。开□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还洛阳道,为忆春阶草。杨叶未能攀,梅花待君扫。
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遥想行歌共游乐,
迎前含笑著春衣。
杳杳袅袅(凄凄,依依)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因循不到此江头,匹马黄埃三十秋。
旧舍只今人共老,清波常与月分流。
羡君潇洒成佳趣,感我凄凉念旧游。
沽酒买鱼终不负,何时相与泛扁舟。

春事茫茫秋有几。眼前又近中秋矣。怜侬却似梦中身,梦随蝴蝶花间雨。

七贵五侯谁为语。瑶台日敞悲风里。飞云流月总无情,有情泪满湘江水。

月于江易清,光习与流喜。矧兹混初生,万象莹其始。

窈魄散微痕,丹霞摄之起。晢晢众煌星,分辉如其使。

苍山亦助情,隐黛环积水。传意睆长干,近远各无滓。

轻华到平沙,宛转碧波倚。以风引下上,淼茫从所指。

冰魂若有借,微明斯焉瀰。于微探空色,明固不任侈。

静夜落诸喧,四虚归一视。樯影次以收,澹澹水天止。

僧楼借床眠,宵残听粥鼓。清盥据梧坐,山翠飞入户。

夙慕渔洋名,常如梦天姥。夜来看不足,朝窗笏更拄。

宛将螺子黛,镜中画眉妩。《法华》虽附丽,卑之奚足数。

忆昔王尚书,好事鲁掠取。至今竟属公,湖山号宗主。

譬诸冶城墩,风流擅千古。自来称王谢,后先堪接武。

平山一瓣香,敬为先生许。典型犹在望,苍茫云缕缕。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
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
篮舆呕轧上荒坡,奈此缘成修竹何。
历眼向来谁复领,买山未觉费金多。

我家白沙渚,君住桐江头。我家门前水,亦向桐江流。

我行为客久,十载京华留。昨来过彭泽,一汎南湖舟。

瞻望故乡水,衷情思悠悠。况此故乡客,同宗复绸缪。

去家六千里,相见蓟城陬。见君令我喜,别君令我愁。

君归桐江上,为我报汀鸥。乞身在旦暮,忘机共优游。

髯乎堪恨,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

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

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自写江南肠断句,恨少紫云擪笛。

馀子徒劳,此才不易,鹿角谁当折。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

屋外云山走海涛,商歌扣角气犹豪。把琴有各寻陶令,住笏何人记马曹。

生厌市声奁地僻,老增诗兴敌秋高。九峰三泖何如此,金谷池台半野蒿。

溪山得意竟忘归,岁月飘零两鬓稀。祇有裴回与搜句,老无笔力愧传衣。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仙迹多年世已忘,增修赢得共徜徉。推窗复睹烟光紫,倚槛遥瞻岳色苍。

瀫水霏微连宝婺,蓬壶隐见近扶桑。乾坤胜绝开吟社,灵杰相依岁月长。

天台缥缈快登临,八罩群峰第一岑。东顾台阳朝日近,西瞻厦岛暮云深。

无边玉宇空中见,不尽沧波眼底寻。刘阮风流如可接,遥从海外发高吟。

客馆俯江郊,秋深不自聊。
别来心更苦,思去路还遥。
桐叶风俱落,菱花雨半销。
何由似流水,早晚赴归潮。

桃花朱朱李花白,高柳花边出多碧。雨中物色更芳鲜,未碍刘郎中一石。

醺酣裁诗角险丽,坐人豪逸俱勍敌。但令得醉复长吟,山云从尔生虚壁。

剑外春余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无情泪,
桃杏风飘不语香。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
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开亦未几日,忽惊红乱飞。
生憎风底急,犹赖燕衔归。
随水意何限,过墙力渐微。
虽含零落感,曾忆在芳菲。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余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