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俭(902~977),字仲宝。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华阴(今华阴市)。他是唐文宗、唐武宗时宰相杨嗣复的曾孙。出身于官宦世家,后唐长兴年间(930~933)考取进士。初任成德军节度推官,历左拾遗、直史馆,曾与中书舍人张昭远等同修《明宗实录》,为后来编《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积累了丰富资料。以修史功迁为殿中侍御史。
茅茨以为庵,环顾萧然虚。内乐苟自足,容人即有馀。
旁依修竹密,上翳青松株。勿言此中陋,中有君子居。
二子何翩翩,负笈路四千。奈何为势拘,阅月上归船。
安得效缩地,相见顷刻至。万里即跬步,相见如梦寐。
我有缩地方,见尧在羹墙。念兹倏在兹,何忧山水长。
人为天地心,无上下古今。一体能感应,何远近高深。
悄坐夜窗孤暝。不减临池清兴。试启银屏,照来瓦砚,隐约墨痕深映。
凝眸细认。注潋滟、笔花流影。
格写眠虫秀整。光冻讶螺清冷。玳几灯疏,金星奁小,比似晕妆窥镜。
兰笺书尽。觉恍惚、有人遥领。
不成一事鬓先皤,朋友偲偲喜琢磨。千里音书归雁少,满城风雨落花多。
迸阶新笋微过竹,脱茧春蚕欲变蛾。惆怅少陵身老大,壮心激越醉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