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琴台如髻绕烟鬟,学得新声手自弹。七十二峰看不尽,烟波纯浸洞庭山。
风吹菡萏并头开,水照金鱼队队回。映日跳波珠易碎,接云步障锦成堆。
坐对寒湫一镜开,凡鳞么么未相猜。不知有意还无意,忽送飞云片雨来。
荒祠古柏首阳阿,再拜仁贤感慨多。楼设一堂还俨雅,草封双冢正嵯峨。
心存兄弟难能节,力挽君臣欲逝波。世上争名争利者,高风奈此二公何。
龙楼朝日丽,凤阁瑞云翔。肤寸看初合,觚棱倏已光。
氤氲含綵仗,叆叇映旂常。白鹤春风满,轻鳞淑景长。
纪官宜殿陛,为雨润农桑。五色兼三色,千秋捧圣皇。
松下迢迢一径寻,丝桐自昔喜知音。丹青独解无弦意,曲奏薰风太古心。
万里呼韩款塞年,君王大发水衡钱。从教白璧挥如土,只看龙堆一缕烟。
红豆。红豆。知否别来人瘦。月明何处秦声。肠断墙头雁筝。筝雁。
筝雁。记得那回相见。无语。无语。门掩一庭春雨。峭寒帘幕沉沉。
银烛烧时夜深。深夜。深夜。又是海棠花谢。
烟中山色水边村,草树苍黄落日昏。白雁丹枫两萧索,骑驴重过小云门。
两度重阳忆壮游,况逢佳节更登楼。临风有客开襟挹,入座何人借箸筹。
平远江山天淡荡,高寒云物影沈浮。凭栏几遍难成句,崔灏题诗在上头。
痴。累我阑干立多时。飞花去,蜂蝶已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