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危如一木支,谁怜双足数还奇。呻吟转侧今何地,跋扈飞扬彼一时。
同调相期金可断,异方多难药难知。留君小饮余先醉,为爱西泠七卷诗。
家家釜里看游鱼,壁落都空那可居。远觅瓜梨分孺子,共租楼阁展图书。
哭声断处唯空巷,客梦还时想故庐。忆昨柳浪亭上水,湖光千顷荡芙蕖。
孙子悯老蹇,惠杖若无杖。其轻犹握烟,且喜不压掌。
七尺多臃肿,论重仅铢两。促节数三十,还复有一长。
敢以照书燃,独任探梅往。暑雨地沮洳,出远步堪强。
非惟借便健,颠踬有所伏。何以谢记存,小简附拙响。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茕茕孤形影,悄悄独游心。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心衾。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心衾违故乡。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蟋蟀吟前除,鹍鸡鸣夕阳。闻君采芙蓉,辛苦涉秋江。
秋江不可际,沐浴休此堂。俯视白日速,仰见浮云苍。
清机理瑶咏,尊酒聊慨慷。感兹千古情,前期渺茫茫。
之君好独游,止宿耽幽境。此行过沅水,有士眼长醒。
精神或云觏,渠情君当领。举世尚汶汶,神悟谁其颖。
真风久不回,尚论几先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