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
若见江鱼须痛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
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
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休。止堪初看望,不可久延留。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春阴十日溪头暗,夜半西风雨脚收。
但觉奔霆吼空谷,遥知万壑正争流。
小杏春声学浪仙。疏梅清唱替哀弦。似花如雪绕琼筵。
腮粉月痕妆罢后,脸红莲艳酒醒前。今年水调得人怜。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大黠不作奉倩,小?聊似安仁。一枕槐根梦觉,依旧人间散人。

君年十三四,蚤以奇童称。奉诏入翰林,时人羡登瀛。

甲第岂不贵,中书地亦清。终为遗珠叹,不使四海惊。

我年虽稍长,学业竟何成。送君沧江去,江树远含情。

愿君安虑宰清源,已雪南闽大狱冤。勿叹割鸡犹屈刃,当知容驷可高门。

解舟兰水春沙浅,税鞅榆关夏木繁。所得最多公谊在,他年富贵岂须论。

南海曾经驻客骖,芳称茉莉荔称甘。如今画里看花色,记得依稀似海南。

幽栖忘声利,抗志惟云泉。澄神以内照,白首甘草玄。

既混钓耕侣,讵希冠盖贤。魄化名未泯,尘凝榻尚悬。

服膺先民训,委顺安其天。诔文太史述,遗经门人传。

息荫树绕屋,资生瓜在田。掩棺谅靡憾,况乃获归全。

孔曾皆一辙,此理岂今然。

卜筑名园别有村,秪凭鱼鸟送芳尊。一冠神虎悬薇幕,五树鸣蝉种柳门。

世上督邮应不少,里中亲戚岂无存。归来一话何妨却,抛掷晨光直到昏。

元长秉奇调。
弱冠慕前踪。
眷言怀祖武。
一篑望成峯。
途艰行易跌。
命舛志难逢。
折风落迅羽。
流恨满青松。

少小娉婷貌若仙,不堪回首忆当年。衰颜已作鸠荼看,旧恨偏多蝶梦牵。

妆谢金钿无客顾,泪抛玉箸有谁怜。懊侬一曲重新唱,无限愁怀落四弦。

忆昔蓬窗订交切,墨花香动霏晴雪。文思酒况香诗情,强半奚囊满心血。

闲时先后纪生辰,尔我不盈三十春。自谓锋棱拟干镆,精力彻底无新陈。

讵知流光迅于电,晓风夕露寒侵面。坐惊霜鬓几凋零,又阅沧田一度变。

去年我生七十时,君挥翰楮气淋漓。今年七十君又至,我索枯肠无好诗。

此会从来羡稀有,莫将易得同敝帚。请看金穴与华貂,眼中之人犹在否。

多君仙骨匪凡伦,俯瞰青紫如浮尘。胸中武库未曾贫,况有后叶繁螽麟。

消食平生不讳饥,书来何事戒冰脾。蔗霜蒟酱殊嫌腻,芒角枯肠此最宜。

千回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道么。

古冢荒碑庙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窝。行路之人嗟叹多,峥嵘斧削飞岩坡。

楼船画鼓快如梭,锦缆人来寸寸呵。归空粮艘争天摩,歌声歌彻青云和。

几辈投诗吊汨罗,钟灵衡岳指嵯峨。地多胜迹游难遍,人到衰龄饮易酡。

功业可留身后少,光阴虚掷客中多。试看终古英雄事,只付渔樵一浩歌。

雨过园林晴书,又早晚春前后。名花婀娜芳丛,露湿胭脂初透。

折取归来,丰韵更觉撩人,正是欲开时候。翠靥垂红豆。

低亚帘栊,密护殷勤相守。妖娆无力,梨花半同消瘦。

怪煞东风,惯能皱染韶华,故把轻寒拖逗。

与君非一身,同户恒相忆。而况出门去,宁知南复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