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明日君当千里行,今朝始共一樽酒。岂惟明日难重持,试思此会何尝有。
京师九衢十二门,车马煌煌事奔走。花开谁得屡相过,盏到莫辞频举手。
驩情落寞酒量减,置我不须论老朽。奈何公等气方豪,云梦正当吞八九。
择之名声重当世,少也多奇晚方偶。西州政事蔼风谣,右掖文章焕星斗。
待君归日我何为,手把锄犁汝阴叟。
琼稷金盘六齿红。玉人美酒赛新丰。凭陵大叫小楼中。
临岸梅花惊照水,隔江桃叶唱回风。明朝重醉宋家东。
海涌峰头,舞残歌散,犹认旧家南国。金虎苍茫,玉鱼零落,短簿何堪收拾。
只留取、荒台下,点剩生公石。今何日。叹时时、醉红低翠,尽意把、剑铁花磨蚀。
搔首我重游,问何处、水犀遗迹。霸业销沉,又宁论、楼台金碧。
但画船归后,凄然雨钟烟笛。
西汉读书称刘向,南海读书君为上。楚声吴语日咿嘤,水色山光常独往。
东风吹过小楼前,杨柳低低起复眠。乌帽笼头看春去,瀛洲彷佛疑登仙。
马上长歌与短赋,篇篇不肯蹈陈语。谁言孔圣删后诗,汉唐而下无足取。
造化小儿真小儿,翻来覆去无停机。鸾凤在棘龙在野,古来贤哲谁逢时。
碧眼朦胧,风须猎猎。一朵仙花红衬颊,瑶池宴罢九霞浆。
人世已非唐日月,飙轮倚醉风泠泠。玉山恨不扶飞琼,城南老魅尔何物。
捉臂返顾如叮咛,岩也睨之若螟蛉。拉乾坤之隘兮,不足供先生之高枕。
杯洞庭之绿兮,不足助先生之解酲。噫!今夜酒醒何处?
清风明月,一笛瑶京。
萦波翠荇牵秋恨,泣露红蕖落晓芳。惟有旧时西岭月,自移阁影过朱墙。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我闻道经三十六洞天,近者莫如大涤山。前身何年枕石眠,至今梦中游戏如飞仙。
仙乎窟宅谁卜筑,洗髓伐毛凡几族。清风飒飒浣我肠,流水泠泠濯我足。
仙禽无形但闻声,捣药似喜还丹成。真人丹鼎何处瘗,青青箬叶无根蒂。
岿然兀峙洞霄宫,红日杲杲悬当中。前有奉祠后提举,二公之神自千古。
山精木怪远遁逃,虚堂晴亦飘灵雨。乌虖,蓬莱弱水有清浅,无尘古殿为焦土。
老仙不死阅沧桑,愿与忠臣孝子共此日月长。姓氏不须留片石,空虚之中灵境辟。
逢人说梦我非痴,高山景行向往之。吾宗衣甫旧游此,九峰景物能屈指。
临安近在咫尺耳,遍游五岳从兹始。
鸲眼凹深,记淡墨题诗,花气熏昼。几日霜毫,吟案冷铺毡绣。
呵手坐费摩挲,祝片石、暖云生酒。甚泪蟾、铸就相思,空盼泮冰时候。
十年磨铁波纹皱。照方池、寸心灰勾。冬烘苦被儿童笑,短箧随人后。
谁拭半面冻尘,曾貌写漳台春瘦。且莫教焚却,乘醉也,一濡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