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逍遥楼和方孚若韵

尧山举目见於墙,群玉森森拱巨梁。
一幅画屏罗伟观,两诗银笔冠当场。
沙平鹭立秋无尽,月冷乌啼夜未央。
有客凭阑共清话,逍遥何异白云乡。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细草藉金舆,岁岁长吟想。枝上么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卓午从它火伞张,先生别有睡为乡。竹床移遍两头冷,瓦枕翻来四面凉。

胸中无渭泾,笔下安诠科。糊名彊别白,朱丹困研磨。

传诗得建安,妙画追永和。快读洗我怀,珠玑拾何多。

井络西来,历坤维万叠,丹邱战垒。万折千回留不住,夭袅龙骧凤起。

云海无涯,岚光孤峙,绾住潇湘水。何人能问,问天块磊何似。

南望虞帝峰前,绿云寄恨,祇为多情死。雁字不酬湘竹泪,何况衡阳声止。

山鬼迷离,东皇缥渺,烟锁藤花紫。云璈无据,翠屏万片空倚。

锦袍著处带春晖,家住南都信有依。乡里更无同榜在,衣冠独与故人违。

天涯已作三年别,江上徒闻一棹归。报国无能亲舍远,送君空有梦魂飞。

风沙漠漠竟何之,静想撚须不语时。道大莫嫌泉路窄,山钟佛火好相依。

封章入奏达宸旒,番戍诸军已获休。倭备暂须勤哨夜,獠乡无复苦防秋。

弓橐甲卷烽烟息,水种泥耘子粒收。从此海南无个事,感君高致尽歌讴。

借阁看山且半年,看山未饱此为迁。闻师亦欲抛山去,祇恐山灵未许然。

金□□□迟,丝竹声大悲。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

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回目流神光,倾亚有馀姿。

既而慨而,感此离析。

秋风意殊迫。

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桡。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

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箫。

海国秋高有雁来,乡闱捷报好怀开。一经教子初登第,五荐从翁未入台。

北里游程冲雪去,南宫捷报看花回。人生须念君亲重,莫恋平居在草莱。

雨细云轻,花娇玉软,於中好个情性。争奈无缘相见,有分孤零。香笺细写频相问。我一句句儿都听。到如今,不得同欢,伏惟与他耐静。
此事凭谁执证。有楼前明月,窗外花影。拚了一生烦恼,为伊成病。祗恐更把风流逞。便因循、误人无定。恁时节、若要眼儿厮觑,除非会圣。
团团纨扇阿谁绷,露出琅玕三两茎。
密叶旋从人意长,劲枝全藉笔毫生。
翠筠不动风常在,直节无根色自荣。
只恐半天雷雨夜,化龙应向手中成。

山川《禹贡》记嵎夷,刘豫更名竟不移。好古犹寻羲仲宅,多文久废李斯碑。

槎无童女求瑶草,户有耆氓织檿丝。莫以鱼盐卑相业,烝民利赖到今兹。

西风响高明树,乡梦去帆前。
稚子衡门下,先茔乱叶边。
老来多一出,归去恰经年。
海燕巢何晚,秋期落尔先。

淡淡晴日晖,冽冽晨风寒。出苑偶西望,积雪盈层峦。

层峦何嶙峋,万仞相岏巑。昔见青葱结,今见缟素攒。

玉凤排空飞,白龙伏地蟠。霏霏仙掌中,凝华何其繁。

顾兹丽阳候,肃气犹未残。山前既如此,山后宁剧乾。

将军拥貂裘,谁知战士难。能推挟纩恩,当为驱呼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