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沇,唐诗人。字东济,江都(今扬州)人。父李蹊,昭宗时为宰相。沇有俊才,文学渊奥,当时公相子弟无能及之。其应举时之行卷《明易先生书》、《答明易先生书》,颇为时人所称赏。昭宗乾宁二年(895),父子同为王行瑜所杀。后行瑜被诛,诏赠沇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天台山下草堂深,樽酒时倍钓叟倾。屏迹分甘归畎亩,放怀谁复羡公卿。
幽栖幸免牵荣辱,高遁何须隐姓名。洛浿词人通显后,愿来相访伴山行。
三违江海春,再见岁将夕。开轩觞微风,忽近载阳节。
鸟鸣气适和,晨鹊亦稍集。逮欢不犹今,万事已逾昔。
缅怀命世士,具为知所役。翻知不贤名,可足济身策。
而我拙自藏,流动日月积。达观良有余,仁者造其极。
播美明珠篇,时草当更碧。
上方古刻列森森,胜地重游忆旧临。但觉天平苍石润,不知世远白云深。
崖泉寒冽遗韶韵,山木清华结夏阴。厚德固宜孙子盛,修祠长此会簪缨。
何处春生早,春生烟雨中。湖山供小隐,风雅得吾宗。
彭泽辞官早,惠连觅句工。草堂经宿处,旧事已朦胧。
万壑千崖堆玉尘,老松僵立霜皮皴。行人飞鸟不见影,渔蓑揭揭趋江滨。
荒村酒薄鱼可换,径须一醉宁知贫。诗人往往敬画此,不誇锦帐罗醲醇。
使君爱诗复爱画,行吟坐对皆天真。高堂六月苦炎热,披图便觉融心神。
清飙拂座送凉冷,寒岫照眼增嶙峋。欲凭一问茅檐下,或有扃门高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