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沇,唐诗人。字东济,江都(今扬州)人。父李蹊,昭宗时为宰相。沇有俊才,文学渊奥,当时公相子弟无能及之。其应举时之行卷《明易先生书》、《答明易先生书》,颇为时人所称赏。昭宗乾宁二年(895),父子同为王行瑜所杀。后行瑜被诛,诏赠沇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故山空自掷,当路竟谁知。祗有经时策,全无养拙资。
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谩欲陈风俗,周官未采诗。
国色无媒出有时,几年幽户锁寒晖。人从浴凤池边到,香入乘鸾扇底飞。
诗落云笺传藉藉,花同锦队想菲菲。更闻芍药梢头信,亦待邀公插帽归。
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
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
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
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好山如佳士,洗尽名利尘。对之敛衽敬,可爱不可亲。
一水刻我骨,一石融我神。何况三十六,峰峰与天邻。
仰看青磝磝,俯瞩白磷磷。因之携画本,试写苍然真。
三日宿其下,舐笔不敢皴。归来闭阁卧,枕上山横陈。
题诗追所见,何必如古人。